修行陷阱(1):禅相
2019年6月30日
在我们修奢摩他的时候,心是一,所缘是一,然后它们安静地待在一起,这时的敌人是各种禅相。禅相也有真假之分,尤其在我们的心尚有烦恼习气时,别轻易相信禅相!先要选择不相信。有时我们打坐,看到了佛陀、祖师大德来为我们讲法,哇!法是如此殊胜……这时请左耳进、右耳出,别轻信。
只要我们的心还有烦恼习气,就依然还会上当——有时甚至是魔王乔装打扮来欺骗我们的。禅相既有真的,也有心幻化出来的赝品。禅相的意思是信号、标识——是可以被我们感知的现象,有色,有声音、气味、味道,及身体触感方面的现象,所有的六个根门都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禅相。
禅相也有可能是心的一种领悟或者体验,有时思如泉涌,生起那个、出现这个,这取决于烦恼习气将会怎么造作而定。
六个根门都可能出现禅相:色、声、香、味、触、法。属于色的禅相是,例如我们正在禅坐,看到了鬼出现在我们面前,有时是透过天眼看见的,但也有可能透过肉眼看见的,有时看到这个,有时看到那个,若要检验这个禅相是自心幻化的,还是千真万确真有鬼来了?
验证的方法就是:先回返来观心。
如果心感到紧张,知道“紧张”,心害怕,知道“害怕”……就是这样去看,当我们这样观,直到心已安住,再回去观那个禅相,如果它是心幻化出来的假禅相,那么当心回转时,心若安住且归位的话,禅相将会消失。但如果回看之后,发现它依然还在,那就是真的。这是检验真伪的方法。
别轻信(它们)!一定先要选择不相信。如果禅相一现身,我们就立刻相信它,那就很糟糕。它可以把我们骗得团团转。有时打坐看到这个、看到那个,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
比如,送心去顶礼在忉利天供奉 “佛陀出家时剃下的头发”之佛塔,同样是供奉佛发的佛塔,为什么每个道场的(看起来)都不一样呢?如果让他们画出来,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道场是相同的。究竟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很难区分。如果让我们自己打坐去看,也有可能是假的啊。心如果想要去看什么,心就有可能幻化出来什么,因此,先别轻信会更好。
佛陀的法是不存在模棱两可之处的!然而禅相却有可能是模棱两可、真假莫辨的。
上面谈到的是图像类的禅相,也有声音类的禅相,(比如)有时我们正在躺着,突然有声音传过来说:有尊佛像在我们的脚那头,不知道是谁放在那边的?自己必须起身看个究竟。如果真的有,也很好;若没有,那就是心幻化出来的。
佛教徒要相信因果法则,必须具备科学求真的精神,愚痴迷信是不行的!
愚痴迷信者,肯定不是好的佛教徒。禅相有可能是图像,也可能是声音,或是气味…… 比如我们洗澡时,喷头洒下的水居然异香飘飘,以前都是消毒氯气的味道,今天却是香水或是花香。又或是我们正在打坐,却闻到四处弥漫的沁人花香,此时验证真假的方法还是再次回归到心。
鉴定禅相的方法,就是返回来,让心真正归位,然后再出去重新接触(禅相),如果(禅相)它仍然在,说明它是真的存在;如果它消失了,说明那只是心幻化出来的。
禅相既有气味型的,也有味道型的,例如我们明明吃的是白饭却倍感香甜,这属于味道型的禅相。身体触碰方面的禅相也有,隆波自己就曾经历过,是在大学阶段的短期出家期间,正异常精进地打坐, 由于觉得修行的时间太少,所以不是在经行就是在打坐,(结果)坐到整条腿都又疼又酸,于是就把脚向前伸,将腿向前伸的时候,禅相产生了:看到有个人走过来提供按摩,于是隆波睁开眼睛,居然看见肌肉正凹陷下去,就像一个大拇指这样按下去,哇,按摩的水平棒极了,按压了约40秒后松开了,哦哟,酸麻的感觉完全消失了,以后隆波请他再来一个……他都不来了,这是属于身体触觉方面的禅相。有时我们会感觉有人正在对我们动手动脚,诸如此类的,既有可能是幻觉,也有可能是真的。
既有色、声、香、味、触方面的禅相,也有属于“法”方面的禅相,最后这类是最可怕的。修出了宿命通,可若没有真正的智慧,心便会幻化情境。比如过去某世,我们是纳黎萱大帝军中的一匹老马,因为曾经亲眼见过这位国王,所以一旦产生了禅相,看到了国王出现,哇,觉得自己就是纳黎萱大帝,事实上,就只是一匹负责驮东西的高龄老马而已。这类禅相会把我们骗得团团转,千万不要轻信它!宣称自己是纳黎萱大帝的人,隆波听到的快有一打了。
因此,大家千万别轻信这类事情,没有任何好处。即便曾经真的是,也没有好处,因为你现在已经不是了。观察到了吗?宿命通每每想到自己的过去都是名人志士,从没有人说自己的前世曾投身为癞皮狗的。
有一位出家师父——隆波金尊者,他具有宿命通,他的宿命通是可信赖的,因为他的心是干净的,而我们的心是脏兮兮的,回忆起的内容是不能信的。隆波曾问隆波金尊者:为什么您那么精进修行要离苦,而且修行已经到了最极致的程度?隆波曾经请教过隆布敦长老:如果长老您不在了,我要跟谁去学?他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去跟隆波金尊者学习。
于是有一天,隆波请教隆波金尊者:为什么您要修行?他说,因为他有宿命通,看到自己前世曾是一头黄牛,就在泰国东北部,有一次,主人在稻田里定下木桩,把它系在上面,主人原本很快就会回来,结果却去了一整天,这头牛吃着干枯的稻草,感到很口渴,后来几乎忍受不了,实在太渴了,牛看到有人走来,便会兴奋跳起,以为会拿水给它喝。那些人看到它又奔又跳,心想:这是头疯牛!所以大家根本不敢靠近。一直等到很晚主人才过来带它去喝水。
尊者开示道,他(由此)看到了六道轮回的过患。如果你看到这类的禅相,那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将会鞭策我们,要为了离苦而修行。
但如果生起禅相后,觉得自己不可一世、目中无人,即便他人不说,自己也能知道的,这类禅相千万别信。已经被烦恼给骗了;只要还有烦恼,就并不可信。
忆念过去和预知未来,都属于心方面的禅相,有时甚至可以知道此人死后投生在这里、那里,但是是不是真的?不一定。因为还没有真正的智慧,依靠的仅仅只是心感知到的内容罢了。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取决于烦恼而定——哪一天烦恼非常厚重时,就会走火入魔;哪一天烦恼淡薄时,又会铁板钉钉,实打实的——忆念起过去、预知到未来,知道将会发生这个、将会出现那个。
前几年听说过吗?有人预测说曼谷将会发大水,高楼大厦会被淹到楼顶。讲这种预言的人非常多,既有出家人,也有在家人,然后呢,淹水了吗?并没有。至于谁预言的?我们都已忘得一干二净了,意识到了吗?但当时听到他们的预言,我们是异常不安的。我们是万事俱备、时刻准备着“要迷信了”的样子。
别轻信这类事情,我们要相信的是佛陀的教导。即便是“佛陀前来咐嘱我们”的禅相也不能相信。也许是魔王化身而来:五花八门的,将我们骗得团团转。当我们被骗时,曾有的善法会消失;新的善法则不会生起;未生起的不善法会生起;已生起的不善法,则会变本加厉——生起禅相后,我慢也更加严重,顽固不化,谁都不相信。就是这些把我们骗得团团转。
因此,禅相形形色色,忆念过去、预知未来、与鬼神通灵等等,唯一不知道的就是自己的烦恼习气。所以,如果修行以后看不到自己的烦恼习气,那就算是败走麦城了。
在禅相生起时,(每个行者都可能会出现)那是因为打坐以后,心尚未彻底宁静归位的原因。禅相之所以会生起,是因为潜意识开始工作了,想要看到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隆波小的时候就很精通于禅相——(那时)修习安般念,直到出现光明,想要看到天堂,就可以跑去看,至于所见的天堂是真还是假,就不晓得了,但是,是真的看到了,只是所看到的对象或许不是真的,也有可能的。
曾经有人去请教隆布敦长老,问说某某打坐时看到了这个、那个,是真的吗?长老回答说:他真的看到了,对此他并没有说谎。他真的看到了,但他看到的却不是真的,而是心的幻化。
因此我们必须看看这些透过修行获得的领悟,假如它们不是导向减少烦恼和增长善法,我们就别信。
如果相信就糟了——未曾有的烦恼就会出现,感觉芸芸众生,唯我独尊。不管谁再说什么,都不会信了,因为朕只信自己的感觉。如此一来,烦恼将会比以前更为猖狂,所以别信它!又或是一旦看到了什么,就吓得魂飞魄散——比如正在打坐,却看到鬼来了,立马哭爹喊娘撒腿便跑,(整个人)魂飞魄散、走火入魔,等等的。
当我们在打坐时,修习禅定以后出现了禅相,觉得受到了惊吓,要知道心受到了惊吓,要回来观心:害怕了,知道害怕;看到天神,觉得高兴,要知道高兴;今天帝释天亲临寒舍,帝释天居然全身透绿。为什么帝释天是绿色的?因为你曾听说过绿色的帝释天嘛。如果你曾经听到过的帝释天是红色的,那么亲临寒舍的帝释天就会是红色的。
心是可以制造各式各样的幻相的,因此别轻信!要回来返观自心,才可以脱险和自保。假禅相终将消失,真禅相也只是被知道、只是被看见,(禅相)仅仅只是被我们所知、所见的一种境界而已。以上这些禅相都是修习奢摩他时的天敌。
修行陷阱(2):毗钵舍那杂染
2019年6月30日
至于毗钵舍那的天敌,就是毗钵舍那杂染。当毗钵舍那杂染生起时,往往会误以为自己证悟了道果,有些人在生起毗钵舍那杂染时,甚至坚信自己是阿罗汉,它会严重到如此的地步。
当禅相生起时,一般来说,是跟道与果没什么关系的。禅相往往是看到图像、听到声音、闻到气味、尝到味道、身体产生触感,以及在心的方面生起奇奇怪怪的现象;而毗钵舍那杂染生起时,往往会误以为自己证悟了道果,甚至已经是阿罗汉了。
曾有一位外国僧人来跟隆波学习,他很久才来一次,有一天,他来的时候,几乎是“横着”过来的,他那时只有大概一个戒腊,从前都是很恭敬的,遇到前辈和长辈会非常有礼节。可那天来的时候,目空一切,隆波一看这架势就明白了。他说他已经悟道了。隆波告诉他:不是。要好好再去观!他的肺几乎都要气炸了,“隆波帕默的水平根本不行,我明明已经开悟了,(他)却说我没有!”
在修行的时候,不断看到名色的三法印,一旦禅定力下降、定力不够时,毗钵舍那杂染就会生起。毗钵舍那杂染会生起,是因为禅定不足、心不够安住;至于禅相为什么会生起,则是由于禅定较少的缘故。有一点点的定力,禅相就会生起;但如果禅定不够,毗钵舍那杂染就会生起。
每一位修习毗钵舍那的行者,都会遇到毗钵舍那杂染,没有特例,一定会遇到,隆波本人也经历过。曾有一段时间,刚一发现烦恼习气探出头,隆波就去看烦恼习气,于是烦恼习气便急忙往外逃,一旦烦恼习气往外跑,隆波就贴身追着去观察它,结果隆波并没有意识到的是,心已经离开了基地,此时的禅定已经坏掉了。烦恼一跑到外面以后,就突然玩起失踪的游戏,于是,隆波的心就被卡在了外面——卡在了光明和空之中,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
直到有一天,隆波猛然警觉到:为什么修行会这样了?它应该是无常的,可却为什么恒常了呢?它应该是苦的啊,为什么却是快乐的呢?它应该控制不了的,为什么变成了可以操控呢?此处所说的“它”,其实指的就是心!
为什么隆波的心是恒常的呢?心(那时)每天都是同一个模样:如此的光明、如此的快乐,就好像隆波可以随心所欲的操控它似的。隆波于是警觉到肯定出错了。可错在哪里呢?仍然还看不出来,不晓得究竟错在哪儿?事实上,那是心随着境界追了出去,烦恼本是被心观察的境界,当烦恼突然烟消云散时,心却被卡在了外面。
因为隆波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误以为心依然还是安住的。事实却是,禅定已经不够了,心跑了出去。好在隆波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没有误以为自己是阿罗汉,隆波从未想过自己取得了什么好的成果——每当出现任何情况时,隆波都会反复不断地体会,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去体会。
有一次被禅相给骗了,误以为是体证三果阿那含了,于是隆波去借花花公子来看,看了七天,然后淫欲生起了,隆波很高兴——因为看见贪欲了,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高僧大德都会夸赞隆波聪明,擅于自救。
当隆波黏着在毗钵舍那杂染时,心卡在空里,卡在外面,就去请教阿姜摩诃布瓦尊者,问说自己按照师父的教导观心,自己也有在观心,但为什么一年多的时间都没有起色?他瞟了一眼,脱口而出:你说在观心,但是你没观到心。相信我吧,我是靠自己走过来的,任何方法都比不上念诵,去用功吧!
于是隆波退出来坐到后面,尊者则坐着开始吃饭,(隆波开始)念诵“佛陀、佛陀……”心好像要爆炸了,因为心不喜欢念诵“佛陀”,而更喜欢修习安般念。所以隆波就再次观呼吸:吸气念佛,呼气念陀,只是稍微迎合尊者一点点,同时配合着念诵“佛陀”,吸气念佛,呼气念陀,不到几个来回,心就集中了下去。天啊!(当时)几乎要敲自己的头了,心已经离开了基地,自己却对此浑然不知。
在心返回的瞬间,心一归位,就看到了什么?立马看到了蕴界、身心存在的只有苦和忧患;可如果停驻在“空”里,根本什么都看不见。好在没有误以为自己已经是阿罗汉圣者了,因为隆波从不轻信,是个不容易随便相信的人——当领悟生起时,隆波会反复地体会,而不会轻信。如果我们很容易轻信,那么是很难脱险和自救的,因为我们距离高僧大德太远,要很久才能见到他们一次。
修行陷阱(3):解决毗钵舍那杂染的方法
2019年6月30日
毗钵舍那杂染共有十种,有时是因为觉性过于强悍了,《阿毗达摩》开示道:觉性是善法,因此觉性越多越好,但是真正精准的措词应该是——越频繁生起越好。
因为,如果我们刻意造作出强悍的觉性,就会物极必反。刻意太强烈的话,如果往面前看的时候,看见的将是颗粒状(的现象)。
谁曾经看到过?有曾看到过的人,在这里,看到了吗?如果脑袋进了水(就会觉得),天呀!朕居然洞见到物质世界只是原子和分子而已,朕太牛了,朕可能已经证悟高阶的道与果了,洞悉到这个世间只是原子、分子而已。(但)最多也只能偏离到这个程度而已,而这时候,隆波的感觉则是:唉……(隆波做叹气状)哪里冒出的疯罗汉啊,累死了。就是这样的感觉。(隆波笑)
隆波是个粗人,说话很难听,但跟你们说话的时候是比较讲究的。跟朋友说话的时候,很不好听,直接叫他爸的名字来代替,后来甚至都忘了他的名字,只知道他爸的名字,去他家门口时大喊他爸的名字,结果他爸露出脸来,自己吓傻了。
毗钵舍那杂染会把我们骗得团团转,花样百出,有时是空、光明之类的现象。观心的行者大部分会遇到光明,心会光明、空旷。不要相信它!一旦出现了光明、空旷,就想起隆布敦长老的开示。长老说:阿罗汉的心是空旷、光明、纯净无染的,(它)停止了造作、停止了找寻、停止了反应,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剩, 于外,无形无相;于内,波澜不起。心一旦卡在光明里,(就会觉得)这不正是吗?空旷、光明、纯净无染啊,因为看不到任何烦恼习气。
看不到烦恼习气,并不意味着没有烦恼习气,那是因为它自己犯糊涂,选择性的失明罢了。烦恼习气填满了大脑和心,我们却视而不见。这是被骗了,却居然还以高僧大德的开示作为凭证,认为这就是空旷、光明、纯净无染,停止了造作……什么毗钵舍那、毗钵舍这的,全都不修了,因为毗钵舍那也是造作——在造作好嘛,任何什么都不用做——那个不用做,这个也不用做,这就是停止造作。
若问说:(还)在造作吗?其实还在造作,在造作“不造作”。这是行不通的。“无来亦无去”——这个根本没有看到,事实上,一直都在来来去去,只是选择性的失明而已!因此,我们要不断的修行,而且要非常小心。
毗钵舍那杂染共有十类,可以自己查找资料去了解,可以去问谷歌师父,谷歌师父都能够解决的。(隆波笑)自己去查资料吧,因为内容很长,这里就不浪费时间了。
毗钵舍那杂染虽有十类,但解决方法唯有一个——即,心如果具备了正确的禅定并且归位了,那么,十种毗钵舍那杂染都会烟消云散。
阿难尊者使用“掉举”一词,这是毗钵舍那杂染的另一个名字。“掉举”是指,“散乱在法里”的情形共有十种,其实就是十种毗钵舍那杂染。
无论我们用哪一种方式修习毗钵舍那——是禅定引领智慧,还是智慧引领禅定,又或是禅定和智慧同步进行,无论怎样修习毗钵舍那,都会出现毗钵舍那杂染。
因为在修习的早期,我们的禅定本就不多,心安住后,当我们去观境界生灭时,禅定很快就会用完。这就好比是我们的电池仍是次品,而且又没钱,只能买到这种品质的电池,它没在我们面前爆炸就已经万幸了。我们的禅定水平较次,观境界生灭只是一眨眼的功夫而已,禅定就不够了——心跑掉了、挪动了,正是此处生起了毗钵舍那杂染。
倘若我们修习禅定,一旦心获得安住而且归位,毗钵舍那杂染就会即刻“蒸发”。因此,隆波才会苦口婆心的、千叮咛万嘱咐你们:(要修习)安住型的禅定。
如果没有安住型的禅定,是无法突破瓶颈的。
修行陷阱(4):对一切感到厌倦!(厌离智、过患随观智)
2021年5月2日
一旦心安住起来,力量足够了,就会继续进步,看到所有名色的境界生、住、灭,心只是知者、观者,没有一不留神卷入其中,而只是不断地知道、不断地看见……
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心到了某个阶段会非常厌倦,快乐生起会灭去,痛苦生起会灭去,善和不善生了会灭,宁静生了会灭,散乱生了也会灭……看不到任何恒常不变的现象,根本无法将其当作靠山与归宿,心感觉完全没有靠山与归宿。
修行至此,无论观到什么,都只有分崩离散!持续地观察和体会,心经历这一过程时甚至极度厌离,对一切感到厌倦,这称为“厌离智”(nibbida)。
当我们看到根本不存在任何实质的意义,唯有苦与过患,这称为“过患随观智”(adinava- ñana)。
每个人都会经历到它,而后心想要逃离、摆脱。此身非常令人厌倦,此心非常令人厌倦,全是无常、苦、无我。何时才能彻底摆脱呢?心想要摆脱,但是怎么可能摆脱?摆脱不了!去哪里都要带着身体,逃到寺院也得带着无常、苦、无我的身体;到哪里都要带着心,根本无路可逃。
看到苦与过患、感到厌倦,想逃却无处逃。想逃离什么?逃离身、逃离心。怎么可能逃得了?既然走投无路,就咬紧牙关继续努力地观!
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感到厌倦就放弃了。因为看到的全是苦与过患!为什么不能像普通人那样享受人生呢?他们可以参加狂欢、聚餐、去酒吧,看起来很快乐……
修行到这时只能忍耐,心动摇想要退缩,因为觉得逃回滚滚红尘也不会这么苦,活在世间也未曾苦到这份上。自从修行后,为什么苦到这种程度?
感到厌倦、气馁,必须忍耐着去看破,重回世间就等于重回脏兮兮的生活。生命能有改善吗?世人已经够可怜了,找不到任何实质意义!
我们要不断地观察,要忍耐!别放弃!这是一道关卡,是路边的风景、是阻碍向前迈进的一大陷阱,令我们沮丧、气馁……别灰心,加油!不断去观、去观……就算回到世间又能怎样?世间同样充满无常、苦、无我。
问题并不在于寺院、道场或滚滚红尘,问题在于身是苦、心是苦。无论逃到天涯海角也全都是苦。
一旦看到这点,心将逐渐慢慢中立,不断看到境界的生灭、生灭……此时才不抱任何期待地观,不再渴望“何时能摆脱身苦?
何时能摆脱心苦?因为已经再清楚不过,是不可能摆脱的!身无论如何都会苦,心无论如何都会苦,忍耐着不断用功,继续训练……
修行陷阱(5):圣者也有毗钵舍那杂染!
2021年5月2日
毗钵舍那的杂染有很多类。比如隆波有些弟子就喜欢撰写“法”,唾沫横飞地讲法、教法……黏着于毗钵舍那杂染,证明禅定已经不够!假如禅定增上,散乱就会消失。而那些散乱在法里、在教法里的行者其实并未见法,而只是出现了毗钵舍那的杂染罢了。
即使已经见法,也还有“光明障”。比如初果须陀洹晋升到二果斯陀含的过程会再次遭遇毗钵舍那杂染;二果斯陀含圣者提升到三果阿那含的过程还会再次面对毗钵舍那杂染;三果阿那含圣者修行体证阿罗汉的过程中,也有毗钵舍那杂染。
毗钵舍那杂染在整条路上都会不断围追堵截我们,要多加体会。比如心痒痒地想讲、想教,想讲的情况特别多,无论世间还是法上,不停地想解释这个、介绍那个,以上情况好好观察吧!
就是这些使得我们无法真正开发智慧,因为心一直在散乱,有时甚至误以为非常散乱属于“无碍解智”,各种领悟如泉涌。事实上,那只是毗钵舍那杂染。若要圆满无碍解智,必须成为阿罗汉。退而求其次,只是比他人领悟略多而已。
比如,同样是初果须沱洹圣者,有些人领悟较多,属于具有少许的无碍解智;有些阿那含圣者的能力非常强,有些较弱,只属于相同心灵水平能力之间的差异。真的抵达极致必须已经完成所有任务,那时在佛教中不再有丝毫疑惑,否则就还会有疑虑。
因此,高僧大德见面时会互相切磋:根除疑惑了吗?诸如此类。彼此问候:怎么样?根除了疑惑吗?否则无论你领悟有多少,也仍然心存疑虑。
事实就是这样。毗钵舍那杂染使得我们的心散乱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