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化仪式上的法语甘露(完整版)

2019年5月27日

01
要觉知自己,别走神。

那些坐在外面的人也可以坐到里面来。谁想坐进来就坐进来吧,里面有很多空地。别抢,别抢,那边也可以,好了。大家要坐得舒服些,想要盘腿而坐也是可以的。在讲法时,有空位是不划算的。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是为了参与阿紫的火化仪式, 在她死前的星期五,有几个中国人去到寺庙,隆波在指导(中国人)的时候, 她还在一旁翻译。三四天以后,她就过世了。

当一个好人去世时,大家都会觉得惋惜。她并不是泰国人,她来自中国。但是她待在泰国是为了协助佛法的传播,她利益了非常多的人, 而且她非常可爱和值得尊重。来参加葬礼的泰国人非常多,并没有人邀请他们,他们是自发到来的。

某些葬礼参与的人数也许更多。比如那些高官富豪死了,可能有成百上千人去参加葬礼。而阿紫只是个普通人,只是一位普通的修行人,来参加葬礼的人不多,可这些人的内在品质却很高。虽然“量”不多,“质”却非常高,几乎全是修行人。

她利益了非常多的人,尤其是中国人。她利益了很多人,帮忙将隆波教导的禅法弘扬出去 。她的心地非常好,为什么呢?

因为她具备了几项优点。比如,首先她有布施,而且她的布施并非普通布施,不只是物质的付出,因为后者是很容易做到的;她是来帮忙法布施的,(也就是)将法布施出去。她协助这个工作已经好几年了,以致于学会修行的中国人的数量非常多。

比如,而今学会觉知自己的人已经十分普遍了,而分离蕴界也已成为一种常态,许多人都可以做到。因此,她拥有的是品质极好的布施,而且她是真心在做。如果是为了赚钱而工作,反倒更容易些。

阿紫一直在勤奋工作,由她协助进行的工作非常多。她有持戒,而且持得很好;再者,她还在努力训练自己的心。她的心是具备禅定力的,而且达到非常满意的品质,她的心是安住的,在临终时,觉性并未缺失,在死亡的整个过程中,(她的)心始终跟佛在一起。心是跟佛、跟寺庙在一起的,她的心非常光亮和愉悦。

她有布施、有戒,而且有禅定,只是她的智慧尚未开发如量,还需要继续用功,可以在上面继续,(她)是完全能够修行的。

而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要帮忙将她未尽的工作接过来。她已经把路铺得很好了,我们要维护它并将之延续下去。中国人要尽快学习泰文,这样就可以共同来帮忙。现在已经有好几个人在学习泰文了。

死亡何时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是不确定的,什么时候都有可能。

隆波已经看过太多了, “稍不留意就死了”的例子非常多,完全始料未及。有些人提前预知自己将死,有些人却浑然不觉。包括阿紫,事先根本没有料到,完全被“业”给屏蔽了,怎么也看不出来。在通常情况下,隆波的眼神是很快的,谁一生病,隆波立刻可以看出来。在她去世前五天,隆波看到她非常亮堂,看不出生病。没有人会想到她得了重病,连她自己也没意识到。

因此,死亡不会提前通知我们,这取决于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我们之所以来学法和修行,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心,以至死期降临,都已万事俱备。

那些怕死的人是由于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确定自己死后将去向何方,会不会比现在更糟呢?作为修行者,我们有戒,有禅定,有在开发智慧,就足以令我们坚信——纵使不久便会死去,也不会下堕。

02
经典记载说,行者能够分离蕴界以后,再思维身是无常或心是无常的,体认三法印;事实上,透过思维而体认自己身心的无常、苦与无我,这还不算是步入了毗钵舍那。经典称之为小须陀洹(即,小初果),还不是真正的初果。心安住成为观者以后,看到身是一部分,心是观者。然后去思维身是无常的、苦的、不是我;心是无常的、苦的,不是我。

比如昨天心情很好,但今天心境有些悲伤,说明心是无常的。这是经由对比不同时段的境界而体会到的三法印。又比如,之前的心(状态)很好,现在不好了,这也是透过思维对比后而看到的三法印,这种情形称之为小须陀洹(小初果)。

小初果的资产是可以避开下一世堕入恶道的危险,但下下一世还要继续战斗,因为仍有可能掉入地狱。若我们有在修行,那么达到上述阶段是没有太大难度的。

首先,训练心安住,变成知者、觉醒者、喜悦者,然后继续去观。比如:当下这一刻在坐着,看到身体坐着,这个身体是无常的——刚才身体并没有坐着,刚才是走着的,现在才坐下,因此,身体的行、住、坐、卧是无常的。不管坐得多么舒服,时间稍久就会发酸,这个身体始终在被苦逼迫着。一会冷,一会热,一会痛,一会酸,一会饿,一会渴,一会要小便、大便,有时又会生病,身体始终是在被苦逼迫着。

又或是去思维:比如,刚才我们在吃饭,这个身体是一堆物质,不停地在新陈代谢,进食不久就要排泄,因此身体仅仅只是物质,并不真的是“我”、是“我的”,它完全是依赖于世间物质而临时存在的,时间一到,必将离散。

再比如,我们来参加葬礼,她的身体原先跟我们一样可以行、住、坐、卧,但是现在做不到了,没有几个小时就只剩下骨灰,根本找不到任何人形的踪迹。假如我们参加葬礼的时候思维说:此身不久便会离散、死去,不再有任何人的影子存在了。如是不断地思维,即便仍然没有契入毗钵舍那,也算是极佳的开始了。

我们持续不断地觉知身体,而后思维:身是无常的、是被苦逼迫的,身不是我,身体只是我们从世间临时借来的物质而已,时日一到,就必须还给世间,这样称之为是在思维或是在审思身体的三法印。

又或是观察心,感到此刻的心跟刚才不同,这也是在对不同的境界作比较。过去的心跟现在的心不同,说明它是无常的,这种情形依然不算步入毗钵舍那,但是能够做到也很好,(因为)这是我们真正修习毗钵舍那的起始点。心一旦安住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变成观者,而后再观自己的身与心。

最开始还是通过思维的引领来体会它们是呈现三法印的,但接下来,由于心曾经从三法印的角度去观身与观心,因此它会自行照见三法印,在毫无任何刻意为之的情况下,而自行获得体悟。

比如,一觉知到身体,就即刻感到身不是我,在呼吸的“这个”不是我,这是自行感觉到的。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禅定,并且有觉性在感知身体,想蕴也曾经界定过“它是呈现三法印的”。一旦具备了上述因素,心接下来就会自行照见三法印;即使我们并无刻意要去照见身体的三法印,心也能自行照见。这样的自行照见,称之为“在真正开发智慧”、“已经在修习毗钵舍那了”。

2019年5月27日

1
修习毗钵舍那的时长不会很久,(因为)毗钵舍那是一刹那、一刹那(生起)的。比如,心生起正确的领悟与洞见的时刻只是一瞬间而已。

例如我们观身,看到身体行、住、坐、卧,这是奢摩他,因为观身(看到身的行、住、坐、卧),是以身体作为禅修的所缘,身体成为心所感知的单一所缘,这符合奢摩他的原则:也就是以轻松自在的心,觉知让心感到快乐的单一所缘,持续感知单一所缘,轻松自在地去做,心就会宁静下来。

当我们感知呼吸的身体、感知行、住、坐、卧的身体时,都是在修习奢摩他;然而在某些片段,心如果已经准备好了——具备了正确的禅定,成为了知者、觉醒者与喜悦者,在感知身体时,假如具备了正确的觉性与正确的禅定,那么正确的洞见与领悟(即,智慧)就会生起。

当智慧生起时,它只生起一个瞬间。因此,智慧生起的时间不会很久,仅只是极短暂的一瞬,一旦过了这一点,心又会继续修习禅定——(继续)观照行、住、坐、卧的身体或是呼吸的身体,又要过好久,才会再次感觉到和领悟到:身体不是我、不是我的,或者它本身就是苦。

大部分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有人站着刷牙,手动来动去,智慧突然毫无预兆地涌现,看到手在动,感觉到手不是我。它就像某样东西——是一节一节的,但它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智慧于此生起,但却只生起那么一瞬间。

那个人非常兴奋,说:这个不是我!由于兴奋生起,导致禅定退失,就又看不到三法印了。因此,心一定要安住,才能够洞见到三法印,但它只会刹那、刹那地安住,只能刹那、刹那地照见三法印,所以,智慧不会生起太久。如果谁的智慧可以生起一小时,那肯定是思维出来的。真正的智慧只生起那么一刹那,尤其是出世间智慧。

当我们不停地开发智慧,戒定慧也趋于圆满了,抵达出世间智慧生起的时刻,它仅仅只会生起一个心识刹那,不会生起两个心识刹那;如果是生起了很久,那就不是了。

智慧是一种正确的洞悉和正确的领悟,它就像是灵光乍现——仅仅是一瞬间的顿悟。类似我们绞尽脑汁在思考某个晦涩主题或复杂工程,当真正洞然明白之时,只是一瞬间的恍然大悟。

因此,真正的智慧是不会持续很久的,它有赖于觉性不断地去感知自己的身与心,心安住,变成知者、观者,而非思考者、演绎者、造作者。心一旦变成知者、观者,而非左思右想者,那么觉知身的瞬间,就会洞见到身不是我。

02
事实上,所谓的“我”只是源于念头的思维。“我”的存在是源自思维,并不真的存在。如果心是观者而非想者,那么觉性一旦捕捉到什么所缘,就能够照见三法印。

可如果心并未成为观者,而一直迷失在想里,在“想”着三法印,(例如)觉性一旦捕捉到所缘,随后就拼命去思维“这是三法印”,那并不是真正的智慧,那只属于思维所生的智慧(思慧),它是根本无法斩断烦恼习气的。

真正源自修行的智慧(修慧)只是一瞬间,而后心就会极为光明灿烂。先不用说体证道与果了,哪怕只是智慧(修慧)的生起——对于身心或蕴界生起了正确洞见时,心都是光明的。所以,佛陀开示道:没有任何的光明可与智慧之光相提并论。

譬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没有任何光亮,然而当心领悟到什么时,它会亮堂起来,它是自带光明的。尤其当圣道生起时,心会极为璀璨。

那些天神和梵天神们能够感知得到,仿佛是毫无预期突然划过一道闪电,只是一瞬间,不会停留很久,(但是天神和梵天神)他们会异常兴奋说:又有圣者出现于世了!世间又产生了一位圣者!

首先是四大王天的天神们会兴高采烈,“又有一位圣者产生了”的欢呼声响彻云霄;接着,更上层的天神也会听到,然后就这样层层上传,天神们的随喜赞叹之声会让整个宇宙产生震动及震撼。真正的智慧只是生起一个刹那而已。

如果是出世间智慧,比如生起圣道,圣道有四类,在它生起的时候,整个宇宙都会震撼和震动的。心灵敏锐之人可以感觉到,有时仿佛发生了地震。比如正在修行时,感到地动山摇。心在根除烦恼习气时,会感到似雷电交加般,光芒遍照,实际上,那是心在亮堂,而非真的有雷电。不过一般人是根本无法感觉到的,所以高僧大德们称之是“聋子的耳朵”和“瞎子的眼睛”只是个摆设,什么也感知不到。

我们要努力训练自己,让自己在死前就能做到。每一天都要用功修行,心才会越来越坚定和稳固。

2019年5月27日

01
如果尚未见法却要面临死亡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倘若能够想起自己的美德,也是不错的。比如我们曾经布施以及很好地持戒,心想到这些就会愉悦,就会去到善道。假如想不起自己有何美德,那就需借助外界来帮忙,比如,我们可以忆念高僧大德,他看起来非常光亮、清净、安宁,看到后觉得十分滋养,亲近他也感到非常快乐,那么就可以忆念高僧大德。

假如让大家忆念佛陀,大家或许一脸茫然,因为不知道佛陀长什么样子,最多只能想到某尊佛像,因为不曾亲眼见过佛陀。见到了法的那一天,我们就会见到佛陀。佛陀并非一尊、一尊的形象,而是纯粹的纯净无染。

如果在临终的时候,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美德,那么就去想想品行优善的人,比如高僧大德等人,心会变得愉悦,就会连接上(他们),欢快与光明。阿紫在临终前,想到自己的师父,于是心就亮堂起来。因此,要充分做好准备,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何时会死。让自己真正准备妥当的方法,就是勤于培养美德,别造恶业。比如,布施、持戒、修习慈心禅等等。

假如到了无计可施、将死之时,可以回想自己的美德;若想不出自己有何美德,那就怀想高僧大德;如果也想不起来哪位高僧大德,怎么办?

那就只有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即:看着身体死去——看着身体——它在躺着、身体——它在呼吸,不知道呼吸何时会彻底停止。有觉性不断地感知身体,看着身体将死,而心是观者。然而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定要频繁训练,否则难以成功。看着身体死去,心是观者,如若来不及这样去看,最后就会变成是“我”要死了。

更简单的做法是:看着身体死去,不拒绝,也不排斥。要明白死亡是每个人必然要面对的;思维着自己此刻就要面对死亡了,这称为“死随念”。

若想在真正面对死亡时可以做到,就一定要每天去训练:打坐、礼佛、念经之后,又或是在修行之前也可以。礼佛、念经之后,思维死亡——身体不久便会死去。

因此,在身体死去前,要用这个不确定的身体来修行,以便为自己的心培养美德。如果我们在生病之前就加以训练,那么临终时,心不会动摇,只会视死亡是正常自然之事。如果有任何生物是不死的,那才不正常呢。从来没有任何(现象)生了之后永存不灭,一切生起者,全都会灭去!

所以,我们每一天都要思维死亡,或是有觉性去觉知身,看到身不是我。能够如此训练,就不会怕死,在临死时,我们看着身体死去,而不是我死去。

02
如果我们修习身至念——不停地感知身,照见身不是我;或是修习死随念,忆念到死亡是正常而自然的现象,死了也很好,那样才有机会重新出生。假如戒律持守得好,再次出生会比现在更漂亮,因为持戒者的后世容貌会很美。所以,如果自己的长相不好看,那就好好持戒。

比如,烦恼习气重的人的脸是惨不忍睹的——生气者的脸是好看,还是难看?贪婪者的脸、偷盗者的脸,都是很难看的;人在迷失的时候,脸是很难看的。迷失者充满了整个宇宙,也充满了这个禅堂。迷失时,心跑了,自己也意识不到,一旦警觉,就会看见自己迷失时的样子惨不忍睹。所以,要不断地觉知自己,慢慢训练,不停地累积美德,到了某一刻必死无疑之时,就不会再有任何动摇。

非常多的人临死之时才猛然想到自己尚未积累任何美德,这没做,那没做,想要去做,可却做不了了,太晚了。比如,我们可以从此刻就累积善德,有觉性去感知,那样善德从今日起就会开始累积。

何时在感知自己,何时就有觉性,也有善德,觉性生起时,心会即刻转为善心。何时缺乏觉性,何时(心)立即“变坏”,因为不善法只会在觉性缺失的时刻才能渗透进来。

所以大家要不断地觉知自己。一旦能觉知自己了,要不断去观:身是身,心是心,逐步分离它们——感觉是感觉,感觉并不是身体,比如,这个快乐不是身,也不是心,它跟身是分离的,跟心也是分离的,心是知者、观者;就是这样不停地开发智慧。

如果智慧开发到见法了、证得初果了,那么自此就有了保障,肯定再也不会投生到恶道,未来一定会投生于善道,生为人或天神,毋庸置疑。

但我们曾经也做过很多坏事,并非一直在做善事,所以即便证得初果,再次出生后,恶业仍会追上来。并不是每位初果圣者都过得十分舒服,有些是生在地位低劣的家族或是成为别人的奴隶,还有一些甚至在出生以后遭遇被人伤害的情形。即便体证到阿罗汉,曾经的恶业也会追上来,无法逃开,没有任何人能够逃开业果的法则。

比如佛陀已经是最殊胜者了,可他仍有恶业现前,类似被人辱骂之类的,这都是因为他的业报;他也会生病甚至病倒便血,这还是由于业报。佛陀全都可以说得清楚:这些是缘于什么业报。而我们并不知道这些究竟是源于哪项业报,所以最好还是要确信:确信自己有很多美德。如果知道自己具备很多美德,就不会害怕死亡,而会躺着观照身体的死去。

获得满分的是阿罗汉。阿罗汉要涅槃时,会非常愉悦。因为身即是苦,是苦要死了,又不是啥珍贵之物要没了。我们要不断地训练,直到有一天不再畏惧死亡,看到死亡发生时,心会极为愉悦。

35年以前,隆波的父亲仅仅60岁出头,本来是糖尿病,接下来是肾病,最后肾衰竭而过世。在父亲临死前,隆波站在一旁观察,心是很愉悦的,并非因为得到遗产而快乐,压根没什么遗产可继承,但是心仍然很愉悦,因为看到了生命必然如此,它是自然的现象,心没有丝毫动摇。包括所爱之人死了,也没有任何动摇,对吗?(问翻译)

如果心还有动摇,就要继续用功,说明训练得还不够,要继续精进。隆波今天的讲法已超时了,接下来请大家转移到火化场。到了那里就会进行火化仪式,然后大家就可以回家了。

因为这是很正常、很平常的事。
好了,在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