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毫无隐秘之处(阿姜巴山开示)

2017年6月2日

今天早上的法会不会太难?第一天,先要把大家的基础铺垫好,这样心才可以接收更加细腻的法。

别过于认真,别打压自己。真的好可怜啊!没有谁喜欢被别人打压,心也不希望被打压。比如,我们想做个好人,想非常认真地听法,然后就压制自己,但这不好。

心如果没有快乐,就不会有禅定。快乐是禅定生起的近因,所以,无论何时,如果我们想要修习禅定却在打压自己,那么禅定是不会生起的。为什么?因为每一次被打压,心都没有快乐,没有快乐就不会有禅定。因此,老师在小便憋不住的时候,保持禅定的方法就是去上厕所,为什么?因为想上厕所却憋着的时刻是痛苦的。一旦小便完了,就会觉得:啊!很舒服。心一快乐,就会放松,进而有禅定。这是非常简单易懂的道理——这就是法。

大多数人对法的定义过于复杂。其实真正的法是极简单的,是直来直去的,没有任何隐秘之处;无须履行特别的仪式,比如上香之类的,并非必须如此。学法,只是学习自己的身与心而已,除此之外的全是外壳。

有些人无法区分真正的法和文化习俗之间的差异。有些人误以为修行必须要有这种仪式或那种做法、这个不能做或那个不能碰。那只是愚痴与迷信,他们还无法区分法的实质与外壳。

佛陀曾以鼓来作比喻。鼓乃是皮革所做,时日一久,便会老化。老化之后怎么办?再用皮革来补。如此反复修补,就会这里有个小补丁,那里有个小补丁。一千年过去了,这个鼓同样还被称为鼓,可是却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原先的了。

佛教自佛陀时代延续至今,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因此,现在的这个“鼓”已经经历了非常多次的东补西凑,经过了各方面的装点和修饰,或许几乎已经看不出原来的模样。这导致现在学法越来越难,法也显得越发秘不可宣。


在佛陀时代,
学法没有任何仪式,
佛陀碰到哪类根器的人
就教导他相应的法,

有时甚至就在路边教学,
同时,也没有所谓的
“大乘”、“小乘”,
有的仅仅是导向离苦之法。

因此,老师来到这个道场,会竭尽所能地把法的外壳剥掉,把真正的法直接向大家敞开。真正的法很容易理解,没有任何秘密,它是直来直去、有因有果的。

水加热到100℃就会沸腾,这是事实。何时有欲望,何时就有苦,这也是事实。这跟文化习俗没有关系,跟语言没有关系。哪个国家的人都是有欲望就有苦,哪个国家的人都是有持戒就会出生到善道。

好!现在来问答问题。

Q
A
&

学员1:您好,老师!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禅修大概4年多了,总感觉好像被卡住了。实践到了两年多的时候,我有两次这样的经历:心完全松脱出来,非常快速地看见各种生灭、各种感受,当然其中还有迷失。最近这两年多以来,我对法的理解越来越深,却反而没有上述现象出现,心也不再集中——现在是比以前更自然了。所以这次我想得到老师的指导,请老师看看我哪里需要改进与修正。

老师:你的修行基本可以,心已经契入正确的路了。你现在开发智慧的方法基本已经对了,但是你会不时地习惯性地打压自己。比如,当下你的心就有被打压,你看得出来吗?

学员1:对,我现在是有些紧张、有些打压,心是收缩的,但我在知道的同时又有一种轻安。

老师:真正的轻安是源于开发智慧的。一旦开发智慧,心聪明起来,就会慢慢地放下执著和抓取。这种轻安是源于放下抓取的快乐。

学员1:这种快乐有时会持续几天,时轻时重。有时候烦恼习气来了,它就消失了。

老师:但是这种快乐最多不会超过七天。

学员1:是的。

老师:当我们开发智慧之后,心有时生起快乐,也许一小时、两小时,有时候甚至一两天,但无论如何都不会超过七天。快乐一旦生起,心如果有满意,要及时地知道。若未及时知道,心就会偷偷想去呵护那个状态。当它偷偷呵护那个状态时,也要及时知道。我们修行并不是为了得到这样的状态,这个状态只是随赠品,它依然属于生灭的现象,因此不要呵护它。

学员1:好,我试着去修正。

老师:当下的你依然有一点呵护,心会有一点重量感,感觉到了吗?

学员1:是的,心还在下沉,还有点紧张。

老师:能够看到很好,要以这种角度来看待它:它是自行在呵护的。

学员1:是的,它在不停地变化。

老师:刚才的心跟现在的心不同,你能感觉到吗?

学员1:现在更轻松了。

老师:能够看到那些境界和状态不停地变来变去,这可以称为基本不错。想提醒你的是:别给自己树立要让心始终处于非常宁静的状态的目标。

学员1:好的,非常感谢!第二个问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男孩总是看见一些画面,就是周围有些众生,当然都比较偏向于……我也不太知道是什么,他总是看见这些。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告诉他,就只是告诉他“看见就看见,然后若无其事”,这样引导对不对?

老师:我不确定他所见的是不是真的,即便所见是真的,时间一久也就习惯了。

学员1:是的,他已经习惯了。因为他从小胆子小,所以我只是告诉他:看见就看见了,因为周围的“人”是存在的,有的看得见,有的看不见,知道看见就行了。我就是这么告诉他的。

翻译:告诉他什么?“就只是看到就行了”,对吗?

学员1:对,“你看见就看见了”,就是这样的。

老师:无论看到哪个道的众生,其实都是一样的,就好比人道或畜生道的众生,全都一样。我们跟他们的联络就像我们跟其他人的联络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学员1:是的,但有时他问:“妈妈,我看见他在经行,这种姿势对吗?”我说:“你模仿给我看。”他就模仿给我看。他从不禅修,正在上高中,他模仿给我看,问我:“他是这么经行的,对不对?”

翻译:谁经行?他看到自己经行还是别的众生经行?

学员1:看见我们看不见的那个“他”在经行。

老师:只要原则是对的,怎么做都对,无论他是天神还是人类。事实上,经行有很多细节,你问老师对不对,因为老师没看到,所以很难回答。老师来这里是为了给大家讲解修行的核心原则,而不会针对某个人来论对错,老师的侧重点是在原则和核心上面。

那么,如果大家来请教老师,问自己的修行是不是对了,老师是怎么看的呢?首先,老师会看我们的心是否契入了中道,意思就是:没有紧盯、没有呵护,迷失了能够觉知。然后看有觉性吗;能够开发智慧吗;心是否安住,是否已经拥有可用于开发智慧的禅定;开发智慧之后,心是不是开始离世间越来越远。

每个人来问的时候状况都不同。真正衡量的标准是跟自己比,跟前面三个月、半年做对比,看看自己是不是有所提升,而不是拿这个人跟那个人比,拿那个人跟另一个人比。因为每个人的根器和秉性不同,而且每个人的特长与特点也不同。

10个人在老师面前经行,每个人走得都不一样,也许老师会认为这10个人都对。为什么?因为有人的经行是侧重于奢摩他,以奢摩他的角度而言是对的;有人经行能够不时地看到身体像机器一样走来走去,他在不时地开发智慧,也是对的。因此,正确经行的方法非常多,意思是说:针对具体的某个人所用的善巧方便是不同的,只要核心和原则是对的,那么心同样是对的。

学员1:非常感谢老师,我明白了,就是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方法。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

老师:最后一个人,因为现在已经超时了。

学员2:老师,你好。

老师:你好。

学员2:首先感谢老师给我这么好的机会。我是首次学法,我是生意人,半年前遇到了竞争对手,所以这半年来一直感觉自己很浮躁,好像迷失了方向。请老师给予指点。

老师:老师也是生意人。我们一定要懂得区分世间的问题和法上的问题。法,是学习如何可以不苦,但是在世间,同样需要懂得如何生活,比如,生意人就要懂得资本管理与投资。这方面的知识和法没有任何关系,而不是说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修房子,这和法一点关系都没有;去给人治病,也和法没有关系。

但是一个真正有法的人,他在世间所做的事情往往比一般人做的品质更高。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有禅定,看待事物能够看得非常清晰,而且更加理性。当他面对问题时,能够清楚区分什么是主要问题,什么是次要问题。真正有禅定的心、一颗聪明的心,它在面对和处理问题的时候不会夹杂个人感情。他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没有偏袒,做事情能够非常快速地决断,不会犹豫不决。因为他清楚知道现在只有这种条件,最多只能如此。一旦接受,就行动,并且接受随之而来的结果。

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面对竞争对手时,需要运用世间的知识,比如,要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要如何战胜,需要用到世间的学问。要想超越竞争对手,靠什么呢?靠服务,靠品质,还是靠其他什么?这属于世间的学问。

但是对于一个真正有法的人,当他面对生意上的竞争对手时,即便输了,心会苦,但苦也不多。因为他透过修行已经看得足够多了,知道一切都是随顺因缘的,不会随顺我们的欲望。一定要记住:无论透过什么方式竞争,绝对禁止使用下三滥的手段。即便是输,我们的内心也要自豪于没有使用不正当的手段。

学员2:明白了。谢谢老师,谢谢翻译,谢谢!

老师:好,下午再见。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