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钵舍那的修行方法(上)

2017年6月3日

戒学
透过觉性持戒
顶礼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家好!

昨天我们学了些什么?学习了非常重要的两门学科。
昨天上午的内容是关于戒学的。学习戒学可以让无戒之人变成有戒者,让有戒之人的戒更加稳固。戒的核心在于:有意识、有动机不去造恶。戒控制的是我们的身与口。

在起步阶段,如果我们处于容易被诱使破戒的环境里,在即将破戒时,就要懂得去压制自己的心——这只适用于心已完全被烦恼习气掌控,下一步就要破戒的情形。接下来,我们透过觉性来持戒。人之所以会破戒,是由于心被烦恼习气掌控了。我们来提升觉性,何时有觉性,何时烦恼习气就会灭去。烦恼习气一旦灭去,心就不会被烦恼习气控制,继而在身与口上造恶。但是由于大家的觉性还不多,有些人甚至根本没有觉性,因此我们需要先仰赖于每天多次的提醒来持戒。

刚才讲的是对昨天上午讲的内容的一个总结。今天从睁眼醒来到来禅堂之前,谁做了这个家庭作业?有谁刻意提醒自己持戒了?哦,不错,很好!听法之后一定要去实践。法如同药,我们来听法与学法,就像是生病之后来领对症的药。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苦,也得到了相应的药。听法之后不去实践,就像是已经找最好的医生开了药却不服药,这样的话,法是怎样也帮不到我们的。

心学
获得知者的心
昨天下午教导的是“心学”。通过学习心学,我们可以得到正确的心。有一类正确的心是用于休息的,有一类正确的心则是用于开发智慧的。

禅定分两类:第一类禅定是用于让心获得休息的,修习之后,心有快乐、有力量。实践方法并不难,就是带领心与一个让心感到快乐的所缘轻松自在地、持续地在一起,不去打压心,为心选择一个它喜欢的、不会引发烦恼习气的所缘。这样的禅定,专业术语叫“止禅”,也就是心与所缘在一起的禅定。

心与身是不同的。要想让身体健康,一定要多运动,但如果希望心有力量,就要让它与单一的所缘在一起。心之所以散乱不已,是因为它一直在寻找快乐。心想通过看色得到快乐,但是缘于看色得到的快乐极为短暂,并且很快就会灭去,它又会再次对快乐感到饥渴,又会跑去听声音,希望透过听声音得到快乐,可是听到声音后,心有时有快乐,有时没有快乐。听不到让自己快乐的声音,心就会去寻找其他能让它快乐的所缘,比如去想、去演绎,去添油加醋地想一些快乐的事,想了之后,心有时有快乐,有时没有快乐。即便心觉得快乐,这种快乐持续的时间也非常短。因此,心就是这样处在不停的寻找之中,一会儿跑到眼,一会儿跑到耳,一会儿跑到鼻,一会儿跑到舌,一会儿跑到身,一会儿跑到心。

如果明白关键,我们就会懂得寻找让心快乐的所缘来眷养它。一旦心得到让它感到舒心、快乐的所缘,自然就不会跑到其他根门去寻找其他所缘了。就像读书时,如果哪门学科是我们非常喜欢的,我们读了之后就会非常快乐,在读的时候就容易生起禅定,为什么?因为读了这门学科之后心很快乐,自然就不会去找别的东西。但是,如果是读不喜欢的学科,我们看一下就跑去想别的了,为什么?因为学了之后没有快乐。修习禅定的核心就在这里,就是如此简单。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
不要去打压觉知所缘的心,
也就是说,觉知所缘的心本身要有快乐。
觉知所缘的心是快乐的,
为心所选择的所缘也是能给它带来快乐的,
当快乐与快乐碰在一起,禅定就会生起。
这是修习第一种禅定的关键。

第二种禅定,专业术语称为“观禅”。修习这种禅定是为了训练心变成知者、观者,随时准备好去修习毗钵舍那。要让这种禅定生起,重点在于要及时知道心的迷失,它的修习方法是:念诵或观呼吸之后,及时知道心忘了所选择的禅修所缘。何时能够及时知道心忘了所选择的禅修所缘,那一刻,称为“观禅”的第二种禅定就会生起一刹那。训练这种禅定并不难。

事实上,还有另一种训练心变成知者、观者的方法,那就是进入禅定。如果真的能够进入禅定且来到二禅,心就能够抽身而出,变成知者、观者。可是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的人,如今已经寥寥无几了,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充斥着各种资讯,它们一直在不停地扰乱我们的心。每个人都有手机,有人甚至有好几部手机,还有ipad、电脑等各种通讯设备,它们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离开自己。车开到哪里都有广告牌,心始终被干扰,不停地去看、去听、去想,始终处在动荡不安之中。因此,这个时代能够真正进入禅定的人是极少的。许多人误以为自己可以进入禅定,但事实并非如此,而且他们修习得也不正确。在泰国,隆波帕默尊者的弟子超过十万人,而真正能够修习禅定的,老师认识的只有三位,其他剩下的人,有的顶多只能修一丁点儿,根本没有来到真正的禅定。

我们绝大部分人,甚至几乎是全部人,能够选择的是以第二种方式来训练得到知者、观者,也就是——修习任何一种禅法,来及时知道心的迷失。缘于及时知道心迷失所产生的禅定,其生起的时间非常短,仅仅只有一刹那,之后心便再次迷失。但是千万不要轻视这短暂的一刹那的禅定,真正生起道与果的时候,所需要的也只是一刹那的心。

即便是在佛陀住世的时代,超过一半以上的阿罗汉也都是通过这种刹那定证悟的。在证悟道与果之前,他们无法进入禅定,而证悟道与果之后,就会修习禅定了。初果圣者至少会得到初禅作为附产品,因为在证悟道与果的时候,心并不是处在大家现在所处的世间。道与果只生起于禅心。因此,证悟时一定会至少生起初禅。证悟道与果之后,禅定的修习就变得更简单了。

在起步阶段,禅定的训练是透过“迷失了知道、迷失了知道”来进行的,这种禅定可以陪伴我们一直走到修行的终点。

觉性
自动自发生起
在开发智慧之前,除了具备观者的心之外,还需要具备另一个工具,那就是觉性。觉性的意思是能够记得、能够忆起。能够记得什么呢?能够记得身的状态,能够记得心的状态。

四念处里的觉性与世间所言的觉性不同。过马路的时候不会被车撞到,写字的时候不会写错别字,这些都是世间的觉性。佛教四念处里的觉性是指“记得”——记得当下的身是如何的、当下的心是如何的。

如果你经常看法谈视频,能不能记得隆波帕默尊者的样子?能够记得吗?为什么能够记得?因为常常看见。无论什么事物,如果不经常见到,就记不得。在公司里,那些座位离我们特别近的同事,即使我们不刻意去记也会记得。当这样的同事从远处走来,哪怕根本看不清他的脸,只看到人影在那里走动,我们也会知道是他过来了——因为常常看见,所以才会记得。很久才见一次的人,有时甚至跟我们面对面坐着,我们也记不起他是谁——很久才见一次面是记不住的。

在起步阶段,我们要把自己从一个没有觉性的人训练成一个有觉性的人。原则非常简单:当心造作出任何感觉,有时候是好、有时候是坏、有时候是苦、有时候是乐,我们训练去觉知它们。在座各位有不认识生气的吗?生气是什么样子的?能够解释吗?说不清楚,可是我们知道它是生气。生气与自卑一样吗?不一样。自卑与害怕也不一样,害怕与厌倦也不同,它们各有各的特征,这些特征让我们知道这是厌倦、那是生气、另一个是自卑。

大家从现在开始就这样去做:每一次心里生起了什么感觉,就去觉知。这称为“紧随着去知道”。紧随着知道的意思是:让感觉先生起,而后才去感觉,不要提前去守候或守株待兔式地等着看接下来会生起什么感觉。我们的心是平常普通人的心,吃到可口的食物,心里感到快乐之后,才去感觉,而不是一看到食物就想要成为修行人,然后便去守着看接下来有什么感觉生起。

我们的感觉从早到晚一直在变化。清晨一睁眼,想到今天是星期一,我们是什么心情?想到要去上班,就已经觉得厌烦了。如果是星期天,心情又是怎样的?与星期一的心情一样吗?不同,对吧?想到每一位朋友,我们的感觉相同吗?一想到有些人,我们就很快乐,而想到另一个人,感觉是怎样的?唉!最好永远不再见面。

我们的感觉一直在变化。发生什么之后会变化?心接触所缘之后才会变化。眼睛看到画面之后,感觉才会生起;耳朵听到声音之后,感觉才会生起;鼻子闻到气味之后,感觉才会生起;舌头尝到味道之后,感觉才会生起;身体接触物体之后,感觉才会生起;心去想、去演绎造作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后,感觉才会生起。一整天,我们的六根与六尘都在不停地接触,因此我们的感觉也在不停地变化。我们只需要提醒自己:当感觉有任何变化时,去觉知它们。觉知的时候要是自然、平常、普通的。

禅堂的温度如何?冷,热?还是很舒服?每个人的感觉都不同,对吗?要知道禅堂的温度如何,一定要做什么吗?那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要知道禅堂的气温如何,一定要这么做吗?只是感觉就能知道了,对吗?因此,如果做得比这个更多,就已经不对了。比如,大家在禅堂里,能够感到周围有人坐着。禅堂里的人很多,我们能感觉得到,那只是一种很平常的感觉。但是如果想看清楚某个人,就一定要转过头去看。当转头去看,希望看得更清楚些的时候,那就已经是紧盯而不是感觉了。

当觉知正确时,心是没有做什么的,是平常而普通的,但是想要一开始就拥有这样的心,那是做不到的。刚开始修行时,我们的觉知都会夹杂着刻意的成份,因为我们还处在训练阶段。如果太刻意,紧盯的成分就会太多,过于紧盯专注,心就会沉重,这时就要及时知道心过于紧盯了。

在训练的阶段,有时我们会觉得觉知是正确的,有时会觉得觉知的力道太大了。随着不断的修行,心最后就能记得各种各样的境界和状态。比如,容易生气的人每次生气都去觉知,某次这样的人正在和客户洽谈业务,客户说了些什么,他生气了,在没有任何刻意的情况下,他知道生气生起了。

我们训练就是为了能够生起这种觉性:
在没有任何刻意的情况下,
自动自发生起的觉性。
这种自动自发的觉性生起的原因是:
频繁训练直至心能够牢记那些境界和状态。
当自动自发的觉性生起时,心就会醒过来。

在训练的起步阶段,可以不用观照很多现象。容易生气的人只需要观察心生气与心没有生气,只选择观照这一对现象就可以一整天训练了,因为一整天有的只是生气的心与不生气的心。贪心重的人,看到什么都想得到,就只需要训练去观照心有贪与心无贪。整天想个不停的人,只需要去觉知心散乱与心萎靡不振,散乱与萎靡不振是一对现象。心散乱的时候非常消耗能量,因为心不停地在跑,跑累了之后就昏昏沉沉的。因此,要及时知道心散乱与心萎糜不振。还有一对现象,观照的难度稍大,那就是心有痴与心无痴。痴是很难描述的境界,心有痴的时候,看什么都是模模糊糊的、看不清。尊者们教导用观禅的方法来观痴:修行某种禅法,然后及时知道心忘了禅修所缘,当迷失的那一刻,心是有痴的、是迷迷糊糊的。如果谁听了这些之后觉得发懵,就要知道心在发懵,就只是这样而巳,不用想太多。

因果
法是不难的
已经讲法一小时了,但并不是说这一小时所讲的法是适合每个人的,而是有些句子适合这个人,有些句子适合那个人。隆波帕默尊者曾经比喻:尊者每次讲法就像是把满满一篮筐黄金往下洒,每个人带回家的黄金只有一丁点儿,其他黄金则是别人的。因此,如果不理解某些句子,就随它去,至少我们能够明白生气的心与不生气的心,能够明白感觉是由于六根与六尘接触才生起的,而且感觉一直在不停地变化。我们的职责只是紧随着去知道,直到最终心能够记得那种境界或状态,然后在毫无刻意的情况下,感觉生起后,觉性自动自发地生起。

心里的感觉除了贪、嗔、痴,还有什么?还有快乐与痛苦。观这一对现象也可以。一会儿是苦,一会儿是乐,一会儿又不苦不乐,只观察这些现象,同样可以观一整天。适合观察什么取决于每个人的特长。如果擅长感觉自己的苦、乐与不苦不乐,这就足够了,为什么?因为我们整天不是苦就是乐,不是苦、乐就是不苦不乐,这样也就可以训练一整天了。

如果不擅长觉知心,也可以觉知身。比如,身体呼气,觉知,身体吸气,觉知,也就是在每个呼吸之间都有觉性。只是训练观这一对现象,也可以整天训练觉性,为什么?因为身体整天都在呼气与吸气。如果不擅长观身体呼气与吸气,也可以选择观身体变换姿势。身体站,觉知,身体坐,觉知,身体躺,觉知,身体走,觉知,这样训练也可以一整天有觉性,为什么?因为身体一整天都在行住坐卧。如果不擅长觉知身体行住坐卧,想要觉知得更细也可以。身体动,觉知,身体停,觉知,这样也可以一整天有觉性,因为身体整天不是动就是停。

可以用于训练的内容非常多,大家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只需要选择一丁点,比如,觉知心里的苦、乐、不苦不乐,其他的可以先忘了,或是觉知生气与不生气,其他的先忘掉。等到训练一段时间之后,真正的、自动自发的觉性就会生起。一旦真正的、自动自发的觉性生起,心就会更容易记得其他境界和状态。我们最开始只选择了一丁点儿,但随着深入修习,觉知的范围和能够记住的境界就会自动放大和增多。时间一久,各种感觉生起之后,心觉知的频率就会更高。

觉性执行的职责是什么呢?觉性是能够记得、能够忆起,能够记得当下身体的状态,能够记得当下心的状态。

讲到这里,有人不明白吗?谁能够明白?哦,谢谢你们。

事实上,法是不难的。很多人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从未听过。事实上,所有的一切彼此都是因果关系。如果播种的因是正确的,结果就自然是正确的。比如,我们不断地训练紧随着去觉知那些境界和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能够记得那些境界和状态之后,觉性自然会生起,因为我们播种的是导致觉性生起的因,因是正确的,正确的结果自然会呈现。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