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钵舍那的修行原则

2016年6月19日B

顶礼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家好。

今天上午的法,能听懂吗?法,难吗?不难的。事实上,法是非常简单的。从未听过法的人,才会觉得难;对于那些一开始就着手于修行,就去打坐与经行的人,法是难的,也许需要修行几大阿僧祇劫,经历好几位正等正觉的佛陀才会真的明白。如果听了真正的法,明白佛陀真正的教导之后再去实践,整个修行之旅将会极其短暂。

佛陀曾经开示:明白法,无需花费太长时间。无论使用何种方法,如果已经修行了一段时间,而修行一直处于进步、退步、进步、退步的状态,换言之,就是在法上未见起色,没有收获令自己满意的成效。这说明我们的修行也许错了。

上午为大家讲到中道。中道,就是没有步入两个错误的极端:第一个极端是放任心随顺烦恼习气,沉醉于眼、耳、鼻、舌、身、心;第二个极端是紧盯、呵护,打压身、打压心。

契入中道的心,能在毫无打压的情况下觉知自己,是觉知、觉醒、喜悦的。它的特征是:舒坦、轻松、灵敏、柔软,随时准备好老老实实地“就只是觉知”。

上午还分享到修习两种禅定的方法:第一种是用于休息的禅定,修习的方法非常简单——以有快乐的心,与让心有快乐的单一所缘持续在一起;第二种禅定是用于开发智慧的,修习的方法——以有快乐的心,与让心有快乐的单一所缘在一起,然后当心离开了那个所缘后,要及时知道。

今天下午将为大家讲解两种不同的修行。

修行有两种,是心的事情:第一种称为“奢摩他的修行”,目的是让心快乐、宁静、真善美,修习的方法不计其数。

比如:心散乱而不喜欢散乱,希望散乱消失,就以快乐的心与让心有快乐的所缘持续在一起,心就会慢慢宁静。有时候对别人生气,生气之后心不舒服,我们不喜欢生气,然后思维:他不是故意惹我们生气,生气是不好的,不久我们将各自死去。一旦如此思维,心就舒坦起来,从生气中松脱,这也属于奢摩他的修行。或者非常伤心,郁郁寡欢,我们不喜欢,想要对治、改善来让心舒服些,就走到外面看看天空,看到辽阔的天空之后心舒坦起来,也称为奢摩他的修行。或者一位年轻的男众出家师父,看到女性之后心中生起淫欲,无法平静,心不喜欢,就去修习不净观、白骨观,随后慢慢平复下来,这也是奢摩他的修行。又比如,每一天快乐地礼佛念经,心宁静、清凉、有快乐,这也属于奢摩他的修行。

基督教教徒每个礼拜都去教堂唱赞歌,唱完之后心宁静、快乐和清凉,从禅修的角度来讲,属于奢摩他的修行;穆斯林教的信徒每天祷告五次,心与真主在一起,每次祷告心都有快乐、清凉,散乱的心开始好起来,这也是奢摩他的修行。

真的有非常多的方法,哪怕讲上一小时,甚至一天都说不完。为什么?因为做什么都行,只要让不好的心好起来就行。

每个人的方法可以不同。有人用了某个方法之后有收效,就继续用这个方法;但如果用了同样的方法毫无收效,就可以改用其他方法。

核心是什么?核心是——对治心的状态——心不好,让它好起来;心散乱,让它宁静下来;心有淫欲,让它没有淫欲;心黑暗,让它光明……

阅读动画都可以是奢摩他的修行。假设一整天工作极其忙碌,回家后静不下来,“以快乐的心与让心有快乐的所缘持续在一起”也修不了,还能用什么方法?可以找一本不会鼓动烦恼习气的动画,可以是小孩看的动画,看完动画后心情舒坦、有快乐,心慢慢放松下来,这已经是奢摩他的修行了。

难吗?非常简单。这样的修行是“为了构建世间的业处”。如何“构建世间”?让一个不好的人转变成好的人,由畜生的心变成人类的心、天神的心,越来越娴熟,还可以由人类的心变成梵天的心,也就是修习禅定至色界定、无色界定,死时若依然入定,则会出生于梵天,这就是“为了构建世间的业处”。而世间是无常的,哪里有生,哪里就有灭。投生于天界、梵天界,同样有灭的一天。所有的好都是无常。“为了构建世间的业处”存在于每一个宗教。

此外还有另一种禅修,称为“毗钵舍那的修行”。目的并非追求让心快乐、宁静、真善美。目的是为了让心变得聪明,聪明到极致——跳脱无常的世间,不用再回来受苦。这正是佛教的目标。

我们会将今天下午和明天上午的重点放在学习毗钵舍那的修行方法上。毗钵舍那的修行并非追求让心今天就好起来,而是最终彻底离苦。到了那一天,心会自行好起来,心会自行地宁静、清凉、纯净,这都是随赠品。

大家见过好人受苦吗?行善造福于大众、用心持戒,到某天必须与所爱的人事分离、遭遇不喜欢的人事,依然会有苦。在痛苦的时候,曾经的行善造福却帮不上忙。因此,只是一味追求“好”,今天就要好,仍是不够的。“好”是很好,但同时也要聪明。

怎么做,心才会聪明?让心聪明的方法现在就挂在寺庙的三条横幅上——有觉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就是这句话,如果修对且量足够,就可以带领轮回的众生彻底跳脱苦海。因此,大家来参加一天半的学习,至少要记住这句话,即便做不到,也要牢记它。

请记住原则——有觉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

这就是导向彻底离苦的毗钵舍那的修行方法,为了让心聪明起来,聪明至极便是——扔下无常的世间。

我们以为天界或梵天界很好,但它们同样是无常的。现在我们处于人界,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有谁是一直快乐的?电一停,马上就苦了。水一停,又苦了。去到哪里,没有WIFI,就又苦了。感觉到了吗?我们非常容易苦,但是大家不知不觉。因此要不断的学习自己,就会发现并不是真的快乐,即便有,也极其短暂,很快就灭去了。
好,现在讲解方法。

觉性是什么?觉性是能够记得。能够记得什么?记得身的状态、心的状态。要想能够忆起、记得,一定有其原因——常常的看见。比如:小时候的同学几十年没见,再次见面已形同陌路。为什么记不得?因为很久没见。与公司的同事或邻居每天见面,即便某一天他们出现在很远的地方,还没看见脸,只见到走路的样子,就知道他是谁。为什么?因为常常看见,即便没有刻意要记住,有一天也会自然记得。

我们需要觉性来记得自己名色(身心)的境界或状态。什么是境界或状态?境界或状态就是真正生起的事物。如果生起同样的境界或状态,就会呈现同样的特征。比如生气时——人类生气、男人生气、女人生气、老人生气、小孩生气、狗生气、猫生气,都有同样的境界或状态,心的感觉一样。害怕时——人类害怕和天神害怕是同样的。做事情非常心急——不同国家的人都呈现同样的状态或境界,只是称呼不同。

真正生起的这些事物,就是境界或状态。每个国家对此有不同的命名,这称之为“世俗谛”界定或者“概念法”。

大家大概能明白境界或状态是什么吗?心有快乐的时候,每个人的快乐是同样的;妒忌的时候,男人妒忌、女人妒忌、比丘妒忌、比丘尼妒忌,是同样的;随喜的时候,比丘随喜、比丘尼随喜、男人随喜、女人随喜,对于别人善行随喜赞叹的心里特征是同样的。这就是境界或状态,也就是事实。

学法的时候,有职责把自己从一个没有觉性的人训练成为有觉性的人。一个从未听法、从未训练过的人,心是不会有觉性的。

在起步阶段训练觉性,是透过紧随着去观照种种境界或状态。方法就是:每次感觉发生了什么变化或在心中生起了什么的时候,要有意识的紧随着觉知。比如:每一次生气生起,我们都有意识地紧随着觉知。

在起步阶段,我们的训练需要有一点刻意的成分,随着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有一天心就能记得生气的境界或状态。某一天我们正与朋友聊天,朋友所讲的内容使我们心里不舒服,生气生起了,那一刻没有刻意要修行,也会马上看见:生气在心里生起了。这就是我们要抵达的第一个目标——训练自己从没有觉性到拥有自动自发的觉性。一定要先得到这个,否则其他的无法谈及。

因此,要不断地觉知自己:站着,觉知自己;坐着,觉知自己;走着,觉知自己;躺着,觉知自己;动,觉知;停,觉知。

有什么感觉在心中生起,也要觉知。比如:生气生起,觉知;贪欲生起,觉知;妒忌生起,觉知;有一天当种种感觉呈现时,觉性将自动生起,我们会没有刻意的及时知道。比如扇扇子——扇了,觉知;扇了,觉知,觉知身体的移动。有一天我们正在迷失走神,感觉口渴而伸手取水喝时,觉性生起了,因为心已经记得“身体移动”。大家大概能够明白吗?

觉性源于心能够牢记诸种境界或状态。我们以此来度量修行是否正确。比如:刻意让觉性生起是否正确呢?做不到的,刻意制造的觉性并非真正的觉性。真正的觉性是自动自发生起的,是源于心能牢记诸种境界或状态的结果。如果想要刻意制造觉性,修行就是不正确的。我们需要在觉性生起的因地用功,有一天觉性会自动生起。

现在结束第一个词的讲解,即“有觉性”。

有觉性的觉知此身此心的境界或状态。事实上,称之为“身”与“心”并不完全精确,只是为了便于理解。若是说成:有觉性的觉知名法、觉知色法。理解就会难起来,有人会想很多,“色法”并不完全是“身体”,而在起步时,我们先训练来觉知身与心。

“有觉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

接下来则是“安住的心”——在没有任何呵护的情况下,心没有向外跑。而正常情况下,心会始终往外跑。

我们看花时(老师仔细观察桌上的花),“这是真的吗?有气味吗?”现在大家的心全跑过来了,不是看这里,就是看老师,这就是“心跑了”,那一瞬间我们对自身的感觉消失。当眼睛看到色,心就往外跑。心还可以跑往哪里?吃的时候,尝味道的时候,心会在哪里?会跑来这一带,如果不在这里,就不会知道是咸还是甜。如果吃饭的时候,心跑到念头的世界,就无法知道味道,那一刻心不在舌头。

女性逛商场时,看到香水很喜欢,把香水拿过来闻,心在哪里?心在鼻子、在气味。去外面饭店时,一进门会闻到非常多食物的气味,坐上一段时间,就闻不到了。问说:气味还在吗?还在,但是已经闻不到了。为什么?因为我们在聊天,心就迷失在念头的世界里;或者,心对那些气味不再有兴趣,即使味道还在,也感觉不到。

因此,心的常态是什么?往外送。为了接触所缘:往外送去看色、听声音、闻气味、尝味道、去感知身体的接触、去想去演绎造作。心跑掉的那个刹那,心没有安住,没有禅定。为什么?正确的禅定是心安住没有跑掉。每一次跑掉,每一次就没有安住。

要如何才能让心安住?方法已在上午讲了:念诵“红茶、红茶…”,心跑掉的瞬间,知道“跑掉”了;然后继续“红茶、红茶…”,又跑掉了,再次及时知道;再继续“红茶、红茶…”,心转去想别的事了,再次觉知到。

这种训练方法的原理是什么?有一条法的原则:何时有觉性,何时就没有烦恼习气。心之所以无法安住,跑去六个根门,是因为散乱——称为“痴”的烦恼习气。也就是想要看色,想要听声音,想要闻气味,想要尝味道,想要感知身体的触,想要去想去演绎造作,其背后真正的推手是欲望,六根门的欲望是五欲之贪。何时有觉性,何时烦恼习气就灭去,何时有觉性及时知道“跑掉”,那一刻源于欲望驱动的散乱将会灭去。有觉性及时知道“跑掉”的瞬间,“跑掉”会灭去,心会自行安住。因为一旦不跑,就会安住。

我们应该如何训练?无需同时训练六个根门,太难了。只要训练一个根门,即心门。心迷失到哪个根门最频繁?迷失去看?迷失去听?对,迷失去想是最频繁的。

上午教导的训练方法是:念诵后,心跑了,及时知道。“心跑掉”也是一种境界或状态,反复训练,有一天就能记得“心跑掉”的境界或状态,没有刻意,心迷失后立即知道。持续训练下去,心将自动拥有禅定。迷了,觉知,迷了,觉知,每一次觉知就会生起一刹那的禅定。

难吗?简单。请记住,修行非常简单。如果做什么很难的,就已经错了。闲暇之余问问自己:正在修的,简单吗?如果难,也许错了。今天大家觉得简单,为什么?因为老师把事实敞开来说给大家听,如果一起步就做动作,很难有理解的一天。我们要聪明些,要知道做什么是为了什么?而不是别人做,我们就跟着做。因为领路的人是否正确,我们根本不知道,只因为有很多朋友在训练,我们也去练。

舍利弗尊者在听闻到佛陀的法之前,是另一个外道大师的弟子。在舍利弗尊者听闻阿说示尊者分享的佛陀的法之后就见法开悟了,他分享给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听完后同样见法,那时他俩都还未出家。然后他们想到自己的老师,想邀老师一起亲耳聆听佛陀的开示。其老师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大师”,他反问目犍连尊者与舍利弗尊者:“在世间,聪明人与愚蠢的人,哪个更多?”舍利弗尊者回答:“愚蠢的人更多。”老师回答:“你们去吧!少数聪明人会跟随佛陀学习,大多数愚蠢的人将会跟随我。”

因此,我们愿意做聪明人,还是做愚蠢的人?如果选择做一个聪明人,那么就来听法——明白真正的法是什么?佛陀教导了什么?我们是世间少数的聪明人。对法有兴趣的人一定要足够聪明,明白到这个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依靠,有苦始终在等着我们,我们必然要与所爱的事物分离,必会遭遇不喜爱的事物,老、病、死是必经之路,且死了以后又要再次出生,再次出生之后必然遭遇同样的情形,再次出生就是为了持续遭遇身之苦、心之苦,无休止的经历老、病、死……

佛陀极具波罗密,他清楚的明白在六道轮回中,始终有苦相伴。他曾开示:每个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因伤心而流出的泪水足以超越大海。

今天学习修行毗钵舍那的方法,也就是学习如何从苦海中解脱。下面返回核心:“有觉性觉知身与心”,“安住的心”。已经讲完了。需要:一,觉性,二,正确的禅定,即安住的心。有了这两个工具就可以开发智慧。当心安住成为知者、观者,无论何时一旦真正的觉性生起,觉知身、觉知心,身心将会呈现实相,也就是三法印。

因此,若只是有觉性的觉知身、心,依然不是毗钵舍那的修行。观腹部升降不是毗钵舍那;做手部动作,看见手动,不是毗钵舍那。毗钵舍那的核心是照见实相,照见名色的三法印。无论何时,若未照见名色的三法印,就还未修行毗钵舍那,最多只是奢摩他,只能得到觉性。

三法印是什么?实相是什么?我们学习与观察诸种境界或状态,它们会呈现三种特质:无常,苦,无我。

无常——所有的一切一直都是生了就灭,始终变化;苦——并非指苦受,此“苦”仅存于佛教,意即无法保持不变,始终被逼迫着要变。世间的一切都源于因缘造作,而因缘从未永恒过。因缘无常,其结果自然无法恒常,一旦因缘变化,结果也会被逼迫着变化,这就是“苦法印”;无我——无法掌控。

无论何时,具备真正的觉性,安住的心即正确的禅定,觉知身体就会照见呈现于身的三法印;无论何时,一旦安住,有觉性的觉知心,名法的诸种境界或状态就会呈现三法印。

因此,无论何时观腹部起伏,若只照见腹部,最多是修行奢摩他。观腹部起伏,要想能够修行毗钵舍那,心必须安住成为知者、观者,看到身体起起伏伏,心没有感觉“这是身体”,只感觉有一堆物质在起伏变化,并不是“我”,这才称为“修行毗钵舍那”。观腹部起伏,感觉身体不是“我”,只是物质,心一定要先正确,必须要有观禅的禅定,必须安住。

观感受时,如果跳进感受里,是不可能修行毗钵舍那的。观感受时,心一定要有禅定——安住成为知者、观者,看见感受与心是两个不同的部分,看见感受时强时弱地变化,从而明白感受自行在工作,并不是“我”。很多人在修行的最多只是奢摩他,心跳进感受,没有安住,没看见感受时强时弱自行变化,没看见感受不是“我”,感受无法掌控。这些洞见均源于照见实相,而非思维分析。看见名法、看见心运动变化:苦、乐、好、坏自行运作,不是“我”,才可以称之为“修行毗钵舍那”。

因此,如果只是看见感觉生起,这是修行毗钵舍那吗?还不是,一定要照见名法的三法印,任何一个角度都行。擅长于观苦,就观苦;擅长于观无常,就观无常;擅长于观无我,就观无我。从其中任何一个角度就够了,因为三个角度相互关联,佛陀对此有个比喻:好比在三个支架上放一口锅,何时看见三法印的任何一个角度,如果真的领悟,这个支架就倒地了,上面的锅再也无法安稳,一定会倾覆。因此,证悟阿罗汉时,有的从无常法印的角度领悟;有的从苦法印的角度领悟;有的从无我法印的角度领悟。擅长哪个就观那个,并非必须与我们的朋友相同,并非必须与老师相同。

“有觉性,以安住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还剩下一个词“中立”。“中立”有两个等级:第一个等级,以觉性保持中立。心没有保持中立时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保持中立,是心的常态。心会有喜欢或不喜欢。

若是某些好人,一旦善法生起,他的心就会喜欢;不善法生起,心就会不喜欢。若是某些坏人,有时不善法生起,心会喜欢;善法生起时,也许心并不喜欢。因此,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善法,讨厌不善法。

佛陀曾经开示:恶人易行恶,善人易行善。因此,每个人是不同的,当看到诸种境界或状态后,心偷偷喜欢或不喜欢,要有觉性的及时知道。假设这个禅堂里都是好人,都喜欢善法,不喜欢不善法。一个好人在善法生起时就会喜欢,不善法生起时就会不喜欢。喜欢与不喜欢同样是烦恼习气,只是更加微细。喜欢,就是更微细的贪欲,不喜欢,就是嗔心。

如果训练紧随着去观“喜欢与不喜欢”的境界或状态,训练的量足够,有一天心就能记得“喜欢与不喜欢”的境界或状态。某一天当“喜欢或不喜欢”生起,觉性自动自发生起,觉知当下一刻“喜欢”生起了,“喜欢”就会灭去,觉性觉知当下一刻“不喜欢”生起了,“不喜欢”就会灭去。一旦“喜欢”或“不喜欢”灭去,心会短暂保持中立。这就是“以觉性保持中立”。大概能明白吗?理解起来应该很容易。法是事实,是实相。

佛陀在世时,不断有人赞美与歌颂佛陀。佛陀的开示非常清晰明了,就好比是把一个倒扣的物体翻过来。把倒扣的物体翻过来,难在哪里?要记住:非常简单。

第二种中立,是以智慧保持中立。当觉性能够自动自发的生起,心能够安住,看到诸种境界或状态的生灭变化,照见其三法印。照见得越频繁,心就能越多地以智慧保持中立。

为何保持中立?因为心变聪明了:看到生气生了就灭,生气是无常的;看见快乐生了就灭,也是无常;痛苦同样生了就灭,同样无常,无法保持不变。随着修行的深入,会越来越多看见诸种境界或状态,心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多的以智慧保持中立。

心聪明地看见:所有的善法生了就灭,所有的不善法生了就灭;快乐生了就灭,痛苦生了就灭;光明之法生了就灭,黑暗之法生了就灭;粗糙之法生了就灭,细腻之法生了就灭;远处之法生了就灭,近处之法生了就灭……诸法在“生灭”面前是平等的,诸法在“无法掌控”面前是平等的,诸法在“苦法印”面前是平等的,在“被逼迫着一直变化”的面前是平等的。一旦抵达这样的中立,无论何种造作生起,心都没有任何动摇,这就是以智慧保持中立。

明白吗?谁没有明白?谁明白了?哦,非常感谢!没有明白,有方法可循,很快这些法谈就会对外流通,回去反复聆听。这些内容如果曾经听过,是不难的。

“有觉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已经全部解释完了。能记住吗?明白实践的方法了吗?

还有一点赠品,也就是觉知色法与觉知名法的方法。在觉知名法、觉知心、觉知感觉时,有三项原则:

第一,在觉知之前,别提前准备,提前紧盯。做回普通人。比如看花朵——先看,然后“喜欢”生起才去知道。别提前守株待兔,并不是看花的刹那去紧盯,想看看究竟是喜欢还是不喜欢?这已经不自然了。

观心要怎么做?在内心默念:做个普通人。女性看见漂亮花朵,心喜欢,喜欢生起了才去觉知;二十岁的男性看见十八岁的美女走过来,看见的刹那,心喜欢,喜欢生起之后,才知道;吃食物尝味道,心喜欢了,才去觉知。因此,先接触所缘,接触所缘之后感觉生起了,才紧随着觉知。

第一项原则——觉知前,别提前守株待兔。

第二项,在觉知时,别跳进境界或状态之中。

比如:生气生起,知道生气生起,就只是觉知,不要刻意紧盯着生气。就只是觉知,无需觉知得很清楚。举例来说“就只是觉知”:我们现在坐在禅堂,能感觉有人坐在旁边吗?旁边有人,那是一种感觉,对吗?这样的感觉并不清楚,会清楚的看见那个人吗?不会。如果想比这个更清楚,想清楚看见,会怎么做?(老师转头直盯着翻译)这不是感觉,这是跑过去看,已经跳进境界或状态了,那一刻,心没有安住。

因此,觉知的时候,要有距离地觉知。心不会一直安住,有时会跳进境界或状态,我们有职责及时知道心跳进境界或状态了,没有职责把跑过去的心拉出来,我们没有职责拉心出来,让心一直成为知者、观者,然后僵硬地看着所缘在另一边。

原则是别跳进去。在真正的实践中,有时心会跳进去,有时没跳进去。无论何时,如果就只是觉知,心没有跳进去,那一刻,心就有安住。

第三,在觉知之后,不对治、不干扰。

正常情况下,修行人或好人往往喜欢善法,讨厌不善法。因此,在座每一位的心会偷偷喜欢善法,若没有及时知道,就会不知不觉去呵护,想让那个境界或状态长久的留存。如果有不善法生起,心会偷偷地不喜欢,若没有及时知道,就会不知不觉去干扰或对治,想让它好起来,竭尽所能让不善法灭去。有时即便没有进行干扰或对治,也会极力充耳不闻。所有这些全是在“做”。

觉知名法、觉知心、觉知感觉的三项原则:一、别守株待兔;二、别跳进去;三、别干扰或对治。

为什么别干扰或对治?修行毗钵舍那的重点在于探究身心的实相。我们应该放任它如其本来地自然呈现。如果去干预,就是在干扰实相。

修行毗钵舍那的核心在于:需要觉知到当下。当下是指境界或状态在眼前呈现的这一刻。

观身的当下与观心的当下有所不同:观心的当下,是先生起了才知道;观身则是观当下一刻。为什么?因为身体寿命长、生灭慢。比如我们坐着,觉知身体,马上能觉知到有物质驻扎着,因此行、住、坐、卧都可以觉知到当下一刻,与观心有所不同。能明白吗?

所有这些都是毗钵舍那的修行方法。听法是属于理论的学习。透过理论学习,明白原则之后,就要实践。如果没明白这些,修行会非常难。如果明白,哦!把倒扣的东西翻过来。难在哪里?

每个人的特长不同,秉性各异。有人喜欢观心,有人适合观身,有人擅长观感受,法念处先放一放。当根器圆满,观身、观受、观心正确,最后证悟道、果时,就会自行契入法念住。

观身与观受有一个条件,心必须有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心会跳进感受,无法看见身体是地、水、火、风等。而没有禅定的人适合观心,观身是无法观到地、水、火、风的,能够观的只是身体行、住、坐、卧,身体动、停,这些大概还可以观到。

法的种类非常繁杂,适合不同秉性、不同福报和波罗密的人。我们学习的是原则,每个人的具体细节不同。修行奢摩他时,每个人喜欢的所缘不同;修行毗钵舍那时,擅长观身则观身,擅长观受则观受,擅长观心则观心。四念处好比是一座城的四个方向的门,哪个门都能进城。阿难尊者大部分是透过观身来开发智慧,舍利弗尊者大部分是透过观受来开发智慧,阿那律尊者大部分是透过观心来开发智慧,佛陀则是透过法念处——缘起法与四圣谛来开发智慧,缘起法与四圣谛是一体的。

老师用的词是“大部分”,阿难尊者大部分是观身,那么少部分是观什么?观心;舍利弗尊者大部分是观受,那么少部分是观什么?观身和观心;阿那律尊者大部分是观心,那么少部分是观什么?观身。

如果观身正确,就会看见心;如果观心正确,就会看见身。一旦真正的觉性生起,谁可以指挥它去觉知身还是觉知心?没有谁能指挥。当心能够牢记诸种境界或状态,真正的觉性就会生起。觉性是无我的,无法指挥它去觉知身或觉知心。

每个人有各自擅长的角度。为什么观身也会看见心?每一次修行毗钵舍那都需要成为知者、观者,照见诸种境界或状态,而不是只观身却不见心。观心时,同时看见身。如果观得正确,就会看见两者,为什么?心仰赖身体,对吗?如果谁说他只是单纯地观心或观身来修行毗钵舍那,说明还不会修行。

觉性要觉知身还是心,谁可以掌控?这是要学习和理解的原则。至于其他的——训练手部动作、扇扇子、打坐、经行,那是各自的事。明白吗?必须先明白原则。

每个人在修行之后,向老师请益的问题都不同。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实践的方法不同:有人擅长观身,有人擅长观受,有人擅长观心,用于修行毗钵舍那的所缘不同,擅长于照见三法印的角度也不同。泰国有句谚语:几人同饮一口井的水,同走一条路,但脚印各异。每个人修行的细节有所不同,但是原则相同,方向一致——为了有戒、定、慧,为了抵达纯净无染、解脱自在、彻底离苦。

因此,如果修行之后,觉性没有生起,心没有安住,说明什么?说明修的并不正确。修行之后,如果戒未纯净,说明修行不正确。何时有觉性,何时有戒;何时有觉性,何时有禅定;何时有觉性,何时有智慧。有觉性地接触所缘,烦恼习气控制不了心。及时知道烦恼习气,烦恼习气就会灭去,不会被烦恼习气控制心去为非作歹,戒会自行纯净;何时心跑掉或散乱,觉性及时知道“跑掉”或散乱,“跑掉”或散乱就会灭去,禅定自行生起;何时有觉性与安住的心,就有机会开发智慧。

今天所讲的法全是因与果:快乐是禅定生起的近因;及时知道心跑掉是第二种禅定生起的近因;心常看见诸种境界或状态,直至能够记得它们,是觉性生起的近因;有安住的心,即正确禅定是智慧生起的近因;当智慧足够,就有机会生起道、果与解脱。

因此,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在正确的因地用功。“因”正确,“果”才正确。难吗?简单。一天半的学习时间虽短,但也不至于讲不完所有的核心原则。

在佛陀时代,佛陀会讲法与开示方法,教导弟子从无常、苦、无我的角度去照见真理与实相。弟子们听完法后,佛陀会开示:“去林中、寮房、山洞修行,别放逸。你们要自利,别成为未来后悔的人。”

我们已经有机会听到法,就要按照教导去实践、去用功。别让自己在未来后悔,一旦老了就老了,没精力修行了。如果明天死,今天就是最后一次听法,晚上还有不多的时间可以用功,也许明天醒来再没有时间经行了。

佛陀开示时会教导原则,从未举办过大型禅修——成百上千人一起打坐、一起经行。如果阅读三藏,有的只是弟子们听完佛陀开示的核心原则,各自根据自身秉性去单独用功。有的只是听完佛陀开示后,有人见法开悟到不同程度。而没有一千人一起经行,然后两三人见法开悟。老师阅读三藏至今还未见过这样的记载。

谁做手部动作好,就去做手部动作,如果觉得十四个动作太多,扇扇子也行,或者坐着敲桌子,观身体动也行,并非必须十四个动作。一定要知道,做什么是为了什么?

明天会讲解固定模式的修行。听法感到厌倦吗?大概能明白吗?能够明白,很好。

(全文终)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