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见 常见 智见(完整版)

2021年3月13日

岁月如梭,已经迈入了三月中旬。我们的生命年复一年不断地流逝,如果你懂得省思自己的生命,就会明白死亡在前方等着我们。

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们认为自己不会死,如果他意识到在某一刻,他必须放下一切,就不会再疯狂争夺与索求无度了。然而想到死亡时,有些人会生起不善法,有些人会生起善法。那些相信「死了死了,一死百了」之人,认为人生苦短,何不及时行乐?!因此他们拼命地消费,这是那些相信认为「一死百了」的人。

而佛教徒相信生死轮回。当我们忆念起死亡时,烦恼不会太强烈。比如,意图获取的贪心特别重时,心会想——纵有万贯家财,最终分毫也无法带走。

(两者的)分水岭在于,在相同的情况下,当我们忆念死亡时,有些人的烦恼更加炽盛;有些人忆念时则会减轻烦恼。这种差异是基于他们对于死亡的基本信念有所不同。

持有「一死百了」见解的人,是一类;相信死后再生之人,是另一类。实际上,「一死百了」属于邪见,「死后再生」亦属于一种邪见,后者认为生命存有某个永恒的部分,在死亡的瞬间,这个永恒的部分——「灵魂」——将从身体离开,继续去寻找新的身体来投生;新身驱死后,又会再找下一个新的身躯。

某些佛教徒相信这种生死轮回,然而这样的生死轮回属于邪见。如果说「一死百了」是邪见,这很容易理解;但说「死后再生」也是邪见,相对而言就比较难懂了。

假如你真想理解这个问题,除非禅修至蕴界分离,发现生命只不过是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的聚合体。色(rūpa),是物质元素;受(vedanā),是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想(saññā),是记忆与界定;行(saṅkhāra),是造作善与不善,以及造作中性业行;识(viññāṇa),是眼、耳、鼻、舌、身、意方面的感知。

当我们修行到分离诸蕴时,便可以照见当下的每一蕴都在生灭,而且始终处于相续生灭中。心自身亦是生灭的,一念心生起、一念心灭去,昼夜无休——我们将会如是照见。

2021年3月13日

在我们通过实践来照见「所有种类的心生了就灭」之前,我们先会看见每一类的心——乐的心,生了就灭;苦的心,生了就灭;不苦不乐的心,生了就灭;贪心,生了就灭;不贪的心,生了就灭;瞋心、痴心,生了就灭……一切皆是生了就灭。一遍又一遍这样照见以后,我们就会了解心自身也是时刻处于生灭之中的。

有些人透过六根(āyatana)来观察心的生灭,照见到心去看,看的心生了就灭;听的心,生了就灭;闻的心、尝味道的心、感知身触的心,或是思维的心,统统都是生了就灭。相比于观察心的乐、苦、好、坏而言,透过六根来观察的难度更高。

乐的心、苦的心生起以后,会在眼前灭给我们看,但如果想照见心在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门的生灭,就必须有足够的禅定以及敏捷的觉性(sati),否则很容易落入邪见。

观察心在六根的生灭时,我们会以为心只有一个,时而跑到眼根去看色,然后跑回来;时而跑到耳根去听声,再跑回来;时而跑到鼻根去闻气味,再跑回来……心看起来仿佛像是蜘蛛,跑左跑右,上移下走,但一直是那一只蜘蛛在来回跑。当我们在六根门观察心的生灭时,如果觉性和禅定不足,我们就会很容易落入邪见,认为心只有一个,它在跑来跑去。然而如果我们是观察心有贪、心无贪……就会很容易看见生灭。

隆波有时会咳嗽或呛到,正在看法谈直播的医生,别害怕,隆波没感染新冠肺炎或其他疾病,有时医生太关注隆波了,隆波现在是正常的,没有生病。

当我们观察心的生灭时,是透过与心同步生灭的心所(cetasika)来观察的,那会容易些,比如,与心同步生起的苦乐、好坏,我们照见到,乐的心是一颗,苦的心是一颗,不苦不乐的心是另一颗,每颗心都不一样,很容易看见它们是断开的。

瞋心是一颗心,当我们具备了觉性,及时知道瞋心的瞬间,瞋心便会灭去,生起「觉知的心」取而代之,而后者是善心。不善心生了就灭,善心取而代之,短暂驻留,随即灭去,又再迷失去眼、耳、鼻、舌、身、意,或迷失去苦乐、好坏等等。

2021年3月13日

透过「心所」来观心的生灭是很容易的,但透过「六根」去观心的生灭,相对则更难。

如果我们具足了觉性(sati)和禅定,就会照见到,一开始,心是有觉知的,随后眼睛看到有什么在动,还没看清楚究竟是什么,可是心已经感兴趣要去看了,那时已经是另一颗心了。

最开始只是觉知的心,现在则是「想要看的心」。一旦心有了「想要看」,它就会生起「看」的「有」,是渴爱(taṇhā)建造的「有」,于是,「去看的心」生起、短暂驻留,随即灭去。另一颗心会将信号传递至意根,再有另一颗心来解析信号,将所见的对象划分为是此或彼,是人、是众生、是我、是他,漂亮的、不漂亮的,或悦耳的声音、不悦耳的声音……还有另一颗心会下定义,对之赋予价值,然后再生起一颗心,来接下接力棒,做出裁决说——接下来的心将是乐还是苦、是好还是坏?

自从「触」(phassa)生起了,很多心已经执行了多项工作。如果我们的觉性(sati)不够快,我们无法看见「心已执行了多项工作,多颗心已相续生灭」。我们只会看到心好、心坏。相比较而言,观照心好或心坏是更容易的。

不用手忙脚乱去看,也不需要高密度的觉性(sati)与强大的禅定才能看见。心的工作是一个片段、一个片段的,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知道「眼见到色」吗?仅仅只是「眼见到色」,知道吗?这样就已经生起许多颗心了。

2021年3月13日

佛陀教导的心念处是非常简单的——(知道)心有贪、心无贪;心有瞋、心无瞋;心有痴、心无痴;心散乱、心萎靡,这些所缘适合那些无法修习禅那(jhāna)或不精通三摩地(samādhi)的人。

心念处的另外八项所缘,适合于精通三摩地之人。如果我们不精通三摩地,就可以用前面提到的四对现象来训练——心有贪、心无贪;心有瞋、心无瞋;心有痴(也就是心迷失),心不迷失;心散乱和心萎靡。

当我们持续地观察以后,就会看见:有贪的心生了就灭,无贪的心生了就灭;有瞋的心生了就灭,无瞋的心生了就灭;迷失的心生了就灭,觉知的心生了就灭;散乱的心生了就灭,萎靡不振的心生了就灭;只是观察这些现象就够了,不需要观得非常详细。

当我们越来越擅长观心时,觉性会很敏捷,禅定也会很稳劲,然后我们就会照见心在六根的生灭——在眼根生,在眼根灭;在耳根生,在耳根灭;在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在何处生起,即在当处灭去。

我们并不是只有一颗心在眼根、耳根以及其它根门之间来回穿梭,这种认知是无法正确开发智慧的,而且那也不是真正的智慧,因为「相续的错觉」还没被打破,还以为心是总体的一颗,是恒常的、到处流浪的、可以扮成这样那样,可以成为听的、看的、想的心,这种认知是邪见。认为心是恒常的——被称为「常见」。

至于秉持「一死百了」的信念(传统上,称为「断见」,也都属于邪见。然而「一死百了」的邪见很容易破,然而死后再生……是什么再生呢?如果认为心只有一颗,当身体死了,原先的心会从身体离开,再去重新出生,这种邪见就称之为是「常见」。

很多观心的行者也要留意隆波指出的这种情况。因为通过六根门来观心时,如果禅定不够,觉性不足,就会以为心仅是一个,时而跑到眼根,时而跑到耳根,时而跑到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最后误以为心是恒常的、不朽的,于是就变成邪见。

2021年3月13日

我们应该不断地观察心乐、心苦、心好、心坏,这是很容易的。或是只从感受这个角度观察也可以,观察心时乐时苦,时而中舍,仅仅这些便已足够。

又或是可以从行蕴的角度来观察,如果嗔心重,就观察心时而生气,时而不生气;如果贪心重,时而贪,时而不贪……仅仅这样观察便足矣。

当我们越来越娴熟于观察,就会领悟到每一类的心都是生了就灭,只生不灭的心是不存在的。当照见到心即生即灭时,就可以逐步瓦解「心是恒常」的错误见解(也就是「常见」)。「常见」不属于佛法,它是在佛陀悟道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观念。

唯一有能力让我们洞悉到「心方生方灭,昼夜如是」之真相的,仅有佛陀。以上这些要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微妙的。因此,当我们修行时,别做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如果觉性还不迅捷,禅定也不稳健,就不要观察心在六根门的生灭,否则会产生错解,看不到每颗心生了就灭,而以为心一直只有一颗。

大家慢慢去用功,不久后的某一天,我们就会见证实相。

生命是短暂的,并不是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百年为单位……生命是每一剎那、每一剎那都在生灭的。快乐的生命即生即灭,痛苦的生命即生即灭,不苦不乐的生命即生即灭;贪的生命即生即灭,不贪的生命即生即灭……持续地观察就会真正照见生命仅存在于剎那之间。

我们觉得生命很长,那是基于想蕴的关系,是被想蕴骗了,才以为活了七八十年、九十年、百年,活了很久才死。如果懂得修行就会发现,死亡在时刻上演,死了生、死了生地持续着。

慢慢去训练,(修行)并不难,但是必须学会忍耐。

2021年3月13日

首先,训练持戒是最基本的。如果没有五戒,禅定是不会长久的。有些人禅定甚佳,福德极高,比如提婆达多(Devadatta),他累积了极多的波罗蜜。他造恶但也行善,他并不蠢,能力非常突出才能成为悉达多太子的对手。如果相差悬殊,是无法与悉达多太子相提并论的。

提婆达多的能力十分杰出,他获得三摩鉢底(samāpatti),具备五种神通(abhiññā)——能飞檐走壁,能随心所欲变化形貌,具备多种神变。但后来因为嫉妒佛陀,想方设法杀害佛陀,纵然未遂,但戒已破损,有了害人害众生之心,心就灰蒙了,一部分戒已坏失。随着戒的坏失,他的禅定也退失了,最后甚至无法独立行走。

及至年长后,他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去觐见佛陀,于是躺在担架上让弟子抬着去向佛陀请求忏悔。然而尚未抵达,就先殁于寺院门前,根本没有见到佛陀。因为业力阻断了他与佛陀的见面。在死前,大地将他吞噬,手臂及身子完全陷没,无法礼拜佛陀,仅剩头颅,于是他以下巴触地,请求顶礼佛陀,这说明他并不蠢。意识到错了,在尽力补救与悔过。正因如此,他才可以在未来成为独觉佛。要想成就独觉佛,需要比舍利弗尊者更多的波罗蜜。

倘若戒行不佳,即使曾经有很好的禅定,定力也会退失的。戒行的缺失大部分是源于对感官享乐的贪爱,对感官享乐的贪爱与禅定乃是互为天敌的。怎样算是由于感官享乐的贪爱而破戒呢?比如,想要获得他人之物、得到他人的妻儿。为了获利而欺骗他人,行劫、杀害或伤害他人。大多数的争夺利益,都是争夺“能从中感官享乐的事物”。

对感官享乐的贪爱与禅定互为天敌。心若沉浸于感官享乐之中,禅定是不持久的,很快就退失了。比如,僧众经行到傍晚时,感到肚子飢饿,想着何时黎明将至啊,就可外出托钵了……明天托钵会获得食物还是空钵呢?能吃到食物吗?有时甚至联想到具体某类食品……会不会有居士拿披萨放在钵里呢?飢饿时,心就会想到能带来感官享乐的东西。那时候还有禅定吗?没有啦!消失殆尽了,因为无法战胜对感官享乐的贪爱。

2021年3月13日

因此我们必须战斗,别向烦恼投降,无论什么烦恼生起,有觉性及时看穿它,不断去觉知,烦恼就会失去力量。当我们有觉性地及时知道正在呈现的现象,比如贪、瞋、痴,及时知道它们,它们就会灭去。当烦恼灭去时,心就成为善的,善心自带禅定,心会慢慢安住起来,独立凸显。

在正常情况下,禅定是与每一颗心同步生起的。不善心有不善型的禅定;善心亦有善的禅定,即心安住成为知者、观者的禅定。

不同于觉性、智慧、精进和信仰,这些品质只会与善心同步生起。然而禅定既能生起于善心,也能生起于不善心。比如要射击某人也需要禅定,对吗?但那是往外送的禅定。如果我们有觉性捕捉到正在呈现的现象,心会自动生起安住型的禅定。

高僧大德教导我们训练至心可以安住,他们教导的方法主要是及时知道去想的心。比如隆波田教导手部动作,心去想了,知道。心去想了,知道,「想的心」会灭去,「觉知的心」生起,这就是具备了正定的心,生起的是知者、觉醒者、喜悦者的心。

隆布敦长老则教导说:「无论想多少都不会知道,停止想了,才会知道,但必须借助于想。」他并没有说「不准想!」「想多少都不会知道,停止想了,才会知道,但需要借助于想。」我们应该放任心去自然地想,因为想禁止它想,是禁止不了的,那是违反自然的。然而心迷失在想、迷失在念头的世界时,「觉知的心」是不存在的。当心去想了,我们有觉性及时知道「心在想」,「想的心」就会灭去,「觉知的心」会生起,这就是借助于「想」,因此长老说:「必须借助于想」。让心去想,而后有觉性意识到「心去想了」,「觉知的心」就会生起。

隆波最初是按照隆布敦长老所教导的修行,随后逐步观察到,心若生气了,知道生气,「觉知的心」会生起。贪,知道「贪」,「觉知的心」也会生起……顿然明白说,任何时候,只要心能够正确且如实地观照当下的境界,「觉知的心」都会自动生起,因为那一刻的心是善心。

善心有两类:一类伴随着智慧,另一类不伴随智慧。有时「觉知的心」生起,就只是觉知,是善心,但没有智慧。有时候高僧大德会使用善巧方便,一旦心成为了知者,他便引导我们去思维色身的三法印(苦、无常、无我)。

关于思维色身,每位大德都有各自的风格,不尽相同。有些导师先探查全身,哪里突出就重点探究那里,一部分、一部分地探究。有些导师依循经典——头发、毛、爪、齿、皮、肉、筋、骨……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不着急,一个主题有时用很长时间(甚至好几个月)来观察,需要许多时间才能观完全身。这属于导师的个人风格,是在为智慧的生起做铺垫。之后,当觉性(sati)觉知到身体时,如果心安住,就会照见身体的三法印。

2021年3月13日

大家喜欢观心,如果觉知自己时,心只是维持在觉知状态,那么同样也要思维「现在觉知的心能维持多久呢?不一会儿就变成「想的心」了」。看到吗?「觉知的心」是无常的,「想的心」也是无常的。究竟是「觉知的心」还是「想的心」,我们无法掌控,这就是「无我」。

心若有觉性,正确且如实地观察境界,「觉知的心」便会生起,便会具备正定,心也得以安住。而后我们进一步观察,心是在开发智慧?还是没有开发智慧?只有觉知是不行的。有些人教导「就只是觉知」。然而「就只是觉知」,心虽然是善的,可是没有智慧。

如前所述,善心有两种:蕴含智慧的善心及不蕴含智慧的善心。最好的智慧是毗钵舍那的智慧——它能够照见三法印。

如果心不愿去观身的三法印、心的三法印,我们就主动去为心说法:身示现三法印,心示现三法印。讲法给心听,去教育它,只是要适度,教一段时间就得重新修习宁静,如此交替进行。否则教得过多,心会太散乱,只是一味地思维不止。

有些地方只是让人一味地思维,不让修定,持续地思维身体是这般或那般的示现三法印……如果生起禅定,也是属于往外送的禅定,心并没有归位,也不可能归位。

我们必须不时地归位,吸气念佛、呼气念陀,或是观骨头、观身,观呼吸……修习熟习的业处之后,如果心的安住品质很好,就长期选择它。每个人应该自行体会什么业处是适合的,然后就修习那个业处。不要模仿别人,也不用模仿隆波。

最初,隆波训练出入息念加上念佛陀,大家听到隆波这么说,也无须模仿。有些人根本不喜欢呼吸,观呼吸会觉得憋闷、紧绷。其实任何业处都行,让心持续且快乐地与单一所缘在一起,该所缘只要不诱发烦恼就可以了。慢慢这样去练习。

持续地训练以后,心就会宁静下来、安住成为知者。如果在那一刻,心没有去开发智慧的话,那么就进行少许分析——思维身心,以便为开发智慧来铺路。

隆波蒲尊者教导说:「思维分析并不是毗钵舍那。」他讲得清清楚楚,「思维分析不是毗钵舍那,毗钵舍那始于没有念头,但思维分析是铺路。」他用的是「铺路让心照见三法印」——铺路让心照见「身的三法印」,铺路让心照见「心的三法印」。

心习惯照见三法印后,当觉性正确且如实的感知到境界时,禅定就会生起,心在安住的那一瞬间会反观:当觉性捕捉到身时,它便会照见身体示现三法印;当觉性捕捉到心时,它就会照见心示现三法印,而心本身安住成为知者、观者。

训练久了便熟能生巧,最初每个人都是跌跌撞撞的。起初训练时,错误在于不是走神就是紧盯,获得的是不正确的禅定。透过一味紧盯所得的禅定,会让心苦闷紧绷,无法获得真正的「知者之心」。

2021年3月13日

因此,我们如其本然地知道境界:身是如何的,就知道它是那样;心是如何的,就知道它是那样。比如观身,观身行住坐卧,身体正在站、正在走、正在坐、正在卧、正在屈、正在伸、正在吸气、呼气……观身就是如此简单。一旦觉性记起身体在动,捕捉到的瞬间,心就会自行安住。当心安住时,如果它习惯了开发智慧,就会照见生了就灭——以这个姿势移动的身体灭去,呼气的身体灭去,吸气的身体灭去,行住坐卧的身体短暂存在必然灭去;或者是观心,看见心乐心苦、心好心坏,生了就灭;就是这样持续地观察和体会。

我们必须提升的工具是——正确的觉性(sati),正确的禅定,以及开发智慧,这三项是必须训练的。一旦学会了,就开始频繁用功。还有另一项是精进——勤于实践来提升它们。当我们具备了正确的精进、觉性及禅定,心能够正确地开发智慧,正智(sammāñāṇa),即正确的智慧就会生起,而正解脱(sammāvimutti)亦会生起。

「正、正、正……」(sammā),大家所熟悉的「正」有八项——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一旦有了正定,心已习惯开发智慧了,就会生起正智(sammāñāṇa),生起智见(ñāṇadassana),也就是正确的智慧。

难道还有不正确的智慧吗?比比皆是。比如隆波刚才阐述的,连续性未断,看到心跑来跑去,宣称智慧生起了——心是恒常的,这不是佛教的智慧。

正智(sammāñāṇa),是指有正确的智慧生起,正解脱(sammāvimutti),是指生起道果。因此,逐步训练吧,这可不是小事,此乃超越生死所必须精通的内容。

佛陀开示的佛法浩如烟海,我们不必牢记所有的内容。有些内容是针对天神的,不是给人类的;有些内容是给聪慧者的,仅说一两句,他们就明白了;还有些是为普通人开示的,必须举例。另一些是专为不太有觉性(sati)及智慧者所做的开示,教导得十分简单,引用诸多譬喻和例子,这都是佛陀教导的方法。

对于无法受教者,佛陀也会不予教导;如果是坏透了的人,佛陀也不会教导他的。何苦要教他呢?如果教导他们,说不定还会遭到辱骂。他们本来应该获得福德、觉性及智慧的,却反而获得了罪孽,所以还不如不教。

「法」不是见人就教的。谁适合学才会教,谁不适合学,他想相信什么,那是他的事,随他!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试图去背负起每个人一起前行,那是做不到的。

首先持守五戒,别忘记!每天分配时间做固定形式的练习,若想证得道果,这是必须落实的,否则动不动就宣称自己是完全在日常生活培养觉性(sati),那样的心是没有力量的,因为禅定不足。因此,必须做固定形式的练习,打坐、经行……经行时,身体走,心是观者。

在固定形式练习时,身体坐着,身体呼气,心是观者;身体吸气,心是观者……观来观去,心没有观身了,溜去想其他事了,要及时知道「心跑了」,回来继续观察呼吸、佛陀或经行。训练至精通时,心只要一动,觉性(sati)就会立刻不请自来。

倘若我们在寺院内日夜经行,不断地走着、走着,觉知、觉知,给树浇水,亦是经行,每一步都带着觉性去觉知身,看着身体在行走。如果力量足够的话,它就会来到观心,或若有强烈的情绪,就会观到心。例如为树木浇水时,心有快乐;或是烈日炎炎,心感到烦躁时。

固定形式的练习十分重要,可以让日常生活的修行具备品质。比如,每天经行,常常演练,走着为树木浇水,我们也能做到。或者打坐观呼吸,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在呼吸,觉性(sati)仍然可以生起。

因此,去做固定形式练习,直至心习惯于修行,习惯于自动有觉性、自动安住。那时才算是准备妥当,可以去外面一展身手了。当眼、耳、鼻、舌、身、意有接触时,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心是如何的,觉性可以自行捕捉到,无须刻意为之。

2021年3月13日

日复一日地训练,最终我们走出的每一步都是经行,坐着的所有时间都是打坐,就是那样的。即使躺着,看身体在呼吸,这也是修行。没有例外,没有所谓「此处不必修行」!

今早隆波听到一位弟子在禅堂后面洗钵,他还黏着于紧盯,所以激动地宣布:「我将停止修行一天。」隆波听到了,真想走出去拿钵盖敲他的头。修行本身又没错,必须每时每刻进行啊,错在于紧盯。你应该去体会紧盯的原因是什么?那是「贪」,是想要一直保持觉知。错在「贪」,而非在修行。修行是没有例外的!

如果我们真想离苦,必须每次吸气与呼气之间都能修行。因为心极为迅速,越修行越知道心太快太快啦。如果觉性与禅定不足,心会立马溜去造作不善,速度非常非常快。好状态往往不愿加快步伐,但坏状态却速度惊人。

我们要逐步学习、慢慢体会,但同时修行不止,无论如何都不放弃,即使病入膏肓,濒临死亡,也不要停止修行。如果曾经每日经行,如今病危而无法起身的话,那还可以挪动身体呢。

隆波蒲教导说,有位僧人每日经行,后来病重无法起身,他就躺在地上挪动身体,翻来覆去培养觉性。这才算修行人。到了时间就必须履行职责,比如那位僧人习惯每天打扫寺院,当病重无法起身时,到了打扫寺院的时间,他就想:接下来要履行义务了,维持僧寮及周围环境卫生。于是以手打扫身旁灰尘,动作幅度已无法更大,只能如此,但依然在履行职责。

必须训练觉性是自动自发的,毫不懈怠。因为如果懈怠了,就会倒退甚远。

我们要修行到觉性自动自发、禅定自动自发,然后透过引导它来好好地开发智慧。

但有些人无需被引导,因为心在过去生已经习惯开发智慧了,一旦心安住成为知者,立即就照见实相:身非我,身体是某物(something),不是人、不是众生、不是我、不是他。那些已经习惯开发智慧的心,在安住的一瞬间,觉性捕捉到什么对象,就会照见它不是「我」。

有些人正在刷牙,心安住的瞬间就会感觉这是一节什么东东?不是「我」了。起先这是「我的胳膊」、「我的手」,对吗?一旦心有禅定、安住,觉性生起……而且心习惯了开发智慧,也许过去生开发过,亦或今生训练的,就会瞬间感觉它不是「我」,没有「我」,整个身体都没有「我」。

苦乐好坏是外物,属于被觉知的对象,不是「我」。「知者的心」亦是生灭的,也不是「我」。最终照见到五蕴非「我」,五蕴不是「我」,没有「我」在五蕴之中,无论何处,皆没有「我」。此时就证得初阶之法,成为初果须陀洹。

要忍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坚定目标,矢志不渝!今天时间差不多了,到此结束。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