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自生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完整版)

2019年2月16日

大家要修行啊,别把时间白白地浪费掉!

关于修行的原则,隆波已经教导过很多次了。现在取决于大家自己的行动了。如果疏忽大意,就会自我放逸。如果不疏忽大意,就会不断勤奋地去观,去训练让心和自己在一起。如果心没有和自己在一起,那是没办法修行的。既不会成就奢摩他,也不会成就毗钵舍那,而是在修习邪定。

看得出来吗?心往外跑了。我们只要一观呼吸,心就会去到呼吸上。在心跑来跑去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意识到,一点儿都不难。

不断地训练自己去观察与体会——心是跑来跑去的。时而去看,时而去听,时而去想,每一天都是这样不停地循环往复,没有太多花样。看见有人走过来,心就会跑过去看,就会去到他那里而忘了自己。听到了声音,心也会跑去听。有时候听到隔壁的邻居在说悄悄话,很想打探,于是就拼命地侧耳倾听,心就是想要去知道。每当闲暇无事时,心就会去想,一整天都陷在迷失之中。

心为什么不得不去看、去听、去想呢?因为心有欲望。我们曾经学习过欲望,欲望共分为三类:

欲爱——想要拥有和得到;
有爱——想要保持和延续;
无有爱——想要让它消失。

想要得到什么?想要保持什么?想要让什么消失?其实,都是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渴爱。我们的“想要”,主要集中在六个根门:(比如)我们想看画面,还没有看却很想看,这个就是“欲爱”;看到了画面以后,想要让画面长久地保持住,希望永远都可以看到它,这个称之为“有爱”;看到不喜欢的画面时,想要让它立刻消失,称之为“无有爱”。

每一个根门都具有如下三种运作的形式——想要得到、想要保持、想要让其消失。总而言之,欲爱共有十八种。不用惊愕,慢慢地训练去观察即可。

每当六根与六尘接触时,都会想要这样或是那样。最开始是想要获取所缘——想要看见,似曾相识吗?想要看见,这就是欲爱。一旦欲望生起了,心就会开始挣扎。

大家能感觉到吗?当我们想要看时,心会痛苦和挣扎。或想要得到什么,心也会痛苦和挣扎。感觉到了吗?当我们不喜欢某物, 希望它消失,心也会痛苦和挣扎。

在缘起十二支里,“心的挣扎”被称为“有”。所以佛陀开示说:欲望乃是“有”的创造者。

心在挣扎时,紧随而至的就是苦。能够大概体会到吗?心在挣扎时,就会受苦。真的很可怜!因为眼耳鼻舌身心一整天都在接触所缘,而欲望一整天也都在生起,所以心一直不停被逼怕着拼命挣扎,真可谓是苦不堪言。有些人的心很麻木,根本察觉不到它苦。但是如果你有觉性——不断地及时知道自己的心,(就会发现)想看画面时,它会苦,想让画面一直存在,它也会苦,想让画面消失,它还是会苦;想听声音时,它会苦,想让声音一直存在,它也会苦,想让声音消失,它还是苦;至于内心世界也是同样的情形:心(总是)渴望获取快乐而有趣的内容,当想要生起时,心就已经苦了——想让有趣和快乐一直存在,它会苦,想让(内容)消失,还是苦。因此,每一次生起“想要”,每一次都会苦,而“想要”一整天都在生起,心的挣扎一整天都在生起,于是苦也是一整天都在呈现。

具备了觉性和智慧的人,看到这些真相就会心生厌离:明白除了“心一直动荡不安”以外,生命根本别无他事,无论是多么美妙的境界,都只会引发心的动荡不安。

(你们)大致看过这种情形吗?基本看得到吗?当“想要”生起时,心就会动荡起伏。然而,我们可以阻止欲望和想要吗?它是一整天在生起的,根本无从阻止。因此,我们的心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找不到丝毫的宁静和快乐。

2019年2月16日

惟有在欲望彻底停摆的那一刻,心不再挣扎,因此不再动荡,心契入真正的寂静与安详,此寂静即是涅槃。心若没有了意欲,就会抵达涅槃,涅槃是宁静、祥和、快乐的。(涅槃的快乐)不同于世间的快乐。后者是垂死挣扎的、焦灼式的快感,是动荡不安的。

涅槃的快乐是另一种情形,完全不可类比。涅槃是心完全摆脱了意欲、不再挣扎的快乐。欲望的止息,是谓“离欲”,心的不再挣扎,是谓“无为”,不执著所有的色法和名法,解脱了漏烦恼的包裹与缠缚。

我们的心是带“壳”的,心被漏烦恼包裹着。如果有谁曾经见过的话,就会知道那是真的苦!谁曾经见过心是带“壳”的?是苦还是乐?苦,非常非常苦!和坐牢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而坐牢还有刑满释放日,还可以减刑,总能基于这个或那个原因让你减刑的。或等到刑满释放,也就自由了。但是,包裹心的漏烦恼却永远不会放我们自由。多少生多少世都自由不了,永远只能堕为欲望的奴隶,始终处在被囚禁的状态里。

如果我们修行,就会亲见自心一直处在被囚禁的状态;或是修行之后看到,自己的心始终是动荡不安的。于是我们会明白:这世间并不值得留恋,世间惟有苦,除此无它。

除了苦,没有什么(东西)在生;除了苦,没有什么(东西)在灭。因此,与其放任自己浑浑噩噩地迷失在世间,还不如培养觉性——持续不断地及时知道自己的心。

心生欲望和“想要”时,要及时地意识到;心生动荡、起伏与挣扎,要及时地意识到;心去执著这个、抓取那个,要及时意识到;心苦了起来,要及时地意识到……如果我们修行直至可以洞见:心始终处于被逼迫的状态,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始终处在受苦的状态……当修行能够照见(这一事实)时,就再也无处安身了。

但是,我们原先的智慧是不足的。比如,我们看到这个画面会苦,就会换去看其它画面。又或是我们处在人类这一道,活得久一点的话,痛苦就会接踵而至,有些人干脆选择自杀,试图逃离人界,而投生到新的其它界域,但却永远不可能逃避得了苦。

因为无论去往何处,心都携带着烦恼习气一起出现,故此,根本无路可逃。真正的“逃生”之道惟有一条:那就是透彻了解自己的心,直到欲望彻底止息。欲望何时止息,缘起十二支的“有”便何时结束,“有”何时结束,“苦”就何时终止。

(所谓)“有”,即心的挣扎。隆波已经讲过几个回合了,可是一讲到“有”,大家的心就有些“皱眉”,理解不了。

我们的心共有三种挣扎的模式:既有可能朝向坏的方面挣扎,也有可能朝向好的方面挣扎,还有可能朝向“不与所缘接触”的方向挣扎。因此要慢慢去学习,慢慢从事实中去领会。

有朝一日洞悉了真相,世间就再也不值得留恋了。其实世间的中心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因为此心不存在真正的宁静与快乐,无论此心去往哪一界、哪一道,结果都只是苦而已,根本没有其它可能性。所以也就根本不存在避难所。因此,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培养觉性和开发智慧,一旦透彻了解到自己的心——它是苦的聚合体。

一旦彻底了解,就会放下。但只要了解还不彻底,肯定就还放不下。要想能够彻底了解,必须常常地观察。

2019年2月16日

佛陀的法是完全敞开的,直来直去,没有任何隐藏。全都是跟我们自身相关的,既不玄奥,也不神秘。

佛法也不是一种哲学,而是最直白、最直截了当的事实和真理。何时有“想要”,何时就有苦,不存在其它的结果。

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兴趣了解这个事实。如果我们持续不断地探究自心,投入兴趣,不久就会看见:何时有想要,何时就有苦。每次“想要”,心就立即挣扎,里面会“嘟哒嘟哒”,起起伏伏、起起伏伏。然后我们就明白了,欲望真是糟糕透顶啊,而消灭欲望的方法,惟有“知苦”。

佛陀可不是消极地看待这个世间的,如果是消极看待,他就会说——世间充满了“苦”,却没有出路!听到这种说法会颓废的,然而佛陀并没有这样教导。

佛陀开示的是:这个世间有“苦”,但同时也有离苦的出路。

要有觉性,持续不断地读自己的心……以前没有的那些美德,就会慢慢地获得;以前没有的戒,慢慢就会开始具足。不断地阅读自己的心,以前没有戒,现在开始有戒;以前从没有过禅定,现在开始有禅定;以前从未生起智慧,现在开始生起智慧——(能够)正确地认识与了解五蕴、名色、身心的实相。如果福报波罗密也圆满的话,心就会从漏烦恼的包裹中解脱出来。

2019年2月16日

首先,我们需要训练去观察的是:我们的心何时有想要,何时就会“苦”。大家去持续不断地这样观察,直至非常娴熟,一直到证悟三果阿那含。然后,再进一步去看:为什么会有想要(生起)?之所以会有想要(生起),是因为无明(存在)。无明即是不了解名色、身心的实相,我们误以为名色、身心是宝贝呢。

如果看到了实相,明白了它们本身就是苦,那么一旦“知苦”,就会自动切断欲望。就在切断欲望的一瞬间,心即刻不再挣扎,抵达宁静和快乐,即“灭”。所抵达的宁静,是平息了所有烦恼与欲望的宁静,是摆脱了一切造作与挣扎的宁静。

如此殊胜美妙的证境真的存在,并非子虚乌有。如果我们深入修行,终有一日将会抵达纯净无染,抵达这种无与伦比的宁静与快乐,这是货真价实的真相。自始以来,即已存在。只不过世人对此蒙昧无知而已,佛陀是第一位发现者。

法,并不是佛陀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法,本身已然如是存在了。佛陀只不过是发现了可以引领我们离苦的方法:我们必须要能够断离欲望。而要想能够断离欲望,我们必须去除自己的误解——对于“名色的真相”的误解,从而了解到:事实上,此身此心本身就是苦。

如果没有看见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会再次出生的。比如,当我们将自己的身体看成是时苦时乐的,心就会生起“想要”、生起欲望,想要让它快乐,想要让它不苦。即便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心,可是由于智慧不究竟,我们误以为自己的心是时苦时乐的,于是,心就开始拼命地挣扎,想要拥有快乐,想要让它不苦。只要不了解事实,心就会开始动荡、开始挣扎。

而一旦了解事实,挣扎就会停止。彻底“知苦”了,“集”就会自动被切断,于是,“想要”和欲望再也不生起。“断集”仅仅发生在一个心识刹那之间。

当圣道生起时,生起的是出世间智慧。它仅仅只生起一个心识刹那,不会耗时很久,只是一瞬间而已。

觉得难吗?就算难,也必须学。如果非常简单的话,为什么还要学呢?

比如,隆波在修行的时候,高僧大德教导念诵佛陀,而后思维色身。于是隆波就开始观身,看一会儿,它就全部“爆掉”了。(隆波当时)觉得太平淡、太过简单了。因为定力非常稳固,所以只要观身,它就全部“爆掉”,感觉不过瘾。等遇见隆布敦长老时,他教导要观心,观心真是过瘾啊!

这个心是真的神奇啊,它可以有十四种工作方式。五花八门——既有“好的心”,也有“坏的心”,还有“不好不坏的心”;既有“快乐的心”,也有“痛苦的心”,还有“不苦不乐的心”。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我们要慢慢去练习,心共有四五十种,但是我们并不具备所有的心,比如,我们并没有禅定状态的心。

2019年2月16日

观心的早期阶段,我们也许会觉得一头雾水,一会这样,一会那样,太繁琐了。但是隆波却反而觉得有意思,从来不觉得修行是一份苦差事,而是觉得修行太好玩了。从未见过的,竟然可以见到;从未了解的,竟然也可以了解;从未领悟的,竟然可以领悟……太神奇了,根本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比这个更神奇的。(隆波)对于自己的心的探索是兴致盎然的,可是只要探究色身时,就会觉得淡而无味、提不起劲。这个身体并没有什么复杂的,错综复杂的是心。

隆波(那时候)喜欢学习新奇古怪的事物,心是跃跃欲试、兴致勃勃的,渴望学习和钻研。训练禅定而后思维色身时,(心里)是藏着欲望的——渴望体证道与果。至于打坐的时候,则是想要获得宁静。然而,隆布敦长老只是教导观心,把“想要”彻底抛到九霄云外了。

隆波在观照的时候是饶有兴趣的,这是欲神足,也就是观照的时候非常满意。有了欲神足,自然就生起勤神足,满意于观察、满意于探究,非常享受这样观察和探究,持续地觉知心理活动。对观察和探究感到满意了,心就会勤奋地践行,于是产生了勤神足;当我们对自己的心投入了关注度,这是心神足;而后就是不断深入地了解来龙去脉,持续地跟自心打成一片,持续地深入探索它,此谓“观神足”。当我们有了欲神足,主动想要及时地知道自己的心,继而生起勤神足——精进与勤奋,兴致盎然地,不愿再跑到其它地方,只是反复钻研和探究——这是什么?慢慢观察和细细体会,而不是思考。不是思考这个境界是什么,不需要去思维。言语道断,直截去看,到了明白的那一点,自会知道那是什么。自会知道该境界是什么?该境界的职责是什么?该境界尽责之后,会有什么结果?这是自然洞悉到的。接下来,随着越来越娴熟地不断重复去观察,根本不用思考,最终也会明白该境界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首先,看到境界生起,可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仅仅只看到某些境界在心中呈现。看到境界生起以后,再看它如何运作。当它运作以后,会有什么结果?比如:境界生起会控制我们的心,其结果是让我们的心感觉痛苦,噗通噗通乱跳,哦,这种情况称为“嗔”。名称其实不重要,然后,继续观察下去。

起初,它是陌生的,因为我们从未看过这种境界,等到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观察,日复一日,到了某个程度就会明白,嗔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嗔心肯定有因才生起。我们会了解嗔的“因”是接触了不满意的“境”;加之我们原本就有生气的随眠烦恼,触碰到了不满意的“境”,就会引发嗔。在我们练习观心的时候,看到某些境界生起了,不用思维“它是什么”,随着持续的观察下去,很快就会了解的。

隆波的心是喜欢猎奇的,仅仅看到了现象的生与灭,觉得不够,觉得学习得不够、不彻底,必须要了解生起的境界,和其它境界的差别才行。每一种境界各有其自身的特征,这一各自的独立特征是谓“特性”。每一种境界各有其特性,在运作时,快乐和痛苦的运作机制是不同的,其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好与坏所导致的结果不一样;贪与嗔所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每一个个体都是与众不同的,宁静与散乱,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去体会。

而隆波的心,只是看到境界的生起,并不会就此作罢;即使看到它的运作流程,也还是不够;甚至看到了运作所致的结果,也仍然不满足。必须要照见到“何者存在?故而它会存在?”因何缘故而导致了生气?什么因素消失了,生气才会灭去。

隆波必须洞见到如下的程度才行:

(1)知道该境界的近因,

(2)知道该境界的职责,

(3)知道其运作的结果,

(4)知道其生起的原因。

共四项。

总共有这四项,其专门的术语为“四特质”,也就是,四个独特的特点。

如果我们明白每一种境界都有这样四种特质,一旦了解这四种特质,我们也就透彻地明白了。接下来,那个境界再也无法欺骗我们,因为我们看透它了。

听起来似乎很难,实则并不难。不停地训练、持续地观察,很快就会自然明白的。

2019年2月16日

隆布敦长老教导说:“修行并不难,难的是不修行的人,已经读了很多的书,接下来读自己的心吧。”

“读”这个字是有其含义的——它是指如实观照。比如:读书不是写作,也不需要“指手划脚”。看小说时,情节是怎样的,就那样去了解。时而是爱篇,时而是恨篇;时而痛哭流涕,时而又开怀大笑;时而心想事成,时而又前功尽弃……

原本是读外面的书,现在我们像读书一样来读自己的心。时而到了爱篇,时而到了恨篇;时而是伤心,时而是自卑……不断地起伏跌宕着。

我们要慢慢地学习和体会它们,并不难的,之所以显得难,是因为我们对之不闻不问。之所以不闻不问,是因为我们疏忽大意,仍然误以为这个世界很美味、很诱人。

你们能掂量出自心的份量吗?心仍然粘着在世间的百分比是多少?看得出来吗?粘着的百分比是多少?

心还粘着于世间的部分,看得出来吗?谁能够看出来?修行以后,它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必须减少的。如果修行以后反而增加了,说明肯定修错了。

最初,我们觉得生命里的一切都是真实不虚的,可是随着深入修行,就会看到世间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的心开始逐渐从世间退出来。

大家对此有偶尔的体会吗?心从世间逐渐松脱出来。如果还无法细究到百分之几,那也没关系。无论心松脱出来,还是心最近又开始跳进去粘着了,我们都要及时去知道。

心为何会从世间松脱出来?因为它看到了世间的无意义。只要心对世间仍然津津乐道,它就松脱不出来的。

怎样才能看到世间的无意义呢?就是要洞见到世间的真相!事实上,它是无意义的。可是由于自己蠢,所以为它界定出了某种意义。

然而世间有何意义可言呢?试着体会一下。如果活得到隆波这个年纪,就会发现毫无意义可言,世间只是一场梦而已。

小的时候,是做异想天开的梦。随着越来越了解世间的真相和生命的真相,世间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它只能骗骗那些笨蛋,让他们纸醉金迷、疏忽大意,但它骗不了那些明眼人。

有一些明眼人可能并没有听过法,但是人生的经历同样把法教给了他们。比如:在某些时段,我们的人生很幸福;有时完全出乎意料,就让我们跟所爱之人阴阳两隔;有时完全意想不到,就必须面对棘手的难题。

随着不断地紧随着探究和体会,如果具备觉性和智慧,我们就会明白这个世间什么都靠不住、什么都信不过。这就是法!它存在于我们真实的生命之中。

为什么老人看待世间时,只是淡然一笑?因为真的看过了太多,经历了太多,看到过太多的事实。

大家已经苦过几次了?苦过吗?还是一生从未受过苦?如果谁的人生从未受过苦,那才是最可怜的!距离佛法依然还有十万八千里,没有看到苦,就没有看到法!

发现了吗?感觉到了吗?法进入了我们的心。它已经看到了苦,感觉到了吗?

事实上,法就是如此平常而普通!反而是我们自己无法接受平常与普通,因为我们企图得到不平常的事物——渴望得到永恒的快乐。永恒的快乐是根本不存在的。

根本不存在永恒的快乐。假设我们爱上了某个女人,并且追求成功,(试问)这种爱所获得的快乐能够维系多久?很快就会变味的。因此,我们千方百计追求到的事物——快乐是不确定的,而且它的每个角度都是不确定的。

从心的角度来讲,也会厌倦;如果一直都是快乐的,也会厌烦的。包括尝美食,吃到了满意的味道会有快乐,但如果一直吃那个味道,你也会恶心反胃,受不了的。整日整日都吃不到其它食物,假如只能吃一种水果——金枕头榴莲,不用多久,哪怕只是闻到这个味道,我们就要吐了。

看到了吗?我们自身在发生变化,外在的“境”也在变化。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变化的,我们自身会变——我们的心会变……那个为我们带来快乐的对象(比如某个女人)会变化,我们自己的心也会变化,一切处在动荡变迁之中,你又能找到什么海枯石烂呢?

但若我们明白“一切都不是恒常的”这一真相,我们还会饥肠辘辘、拼命搏取吗?额外付出艰辛与努力,却只为了得到短暂即逝之物?

法,才是永恒的事物!修行后,如果心抵达了法,就会获得真正的清凉与喜悦。

慢慢去观察自己的心,欲望来了,知道;挣扎起来了,也知道……它是怎样的,就那样慢慢地体会、慢慢地阅读。

大致还能跟上吗?非常简单的。

看到了吗?根本没有使用巴利文,通俗易懂。若要讲得难度大一点也可以,要亲见和认识“特性”,一旦认识了特性,继续不断地深入探究,接下来就会看到“共性”。

认识共性吗?共性是指一切有为法的共同特征,(有为法是指有因才会生起的事物。)这个共性是指“无常、苦、无我”的共通的特质。快乐具有“无常、苦、无我”的特质;痛苦也具有“无常、苦、无我”的特质;这个共通的特质被称之为“共性”。

共性,指的是普遍存在的特质。不是卑劣,而是普遍。(注:卑劣与普遍是泰语近音词)(隆波笑了)

训练心去观察每种境界特有的个性,是谓“特性”,“特”是特别之意,是指绝无仅有的特质;同时,每一个现象又都具有“无常、苦、无我”的共性。

比如:快乐和痛苦不同,是因其特性不同;贪和嗔不一样,是因其特性不一样。

一点都不难!慢慢去学习和品味吧,能够知道多少,就知道多少。

需要实践的内容并不多,需要看到的境界也不多,仅仅看到一对境界就够了,比如:看到心的“想要”和“不想要”,仅仅看到一对境界就可以了。想要生起了,知道;想要消失了,也知道,仅此足矣。

难吗?想要生起了,意识到过吗?想要能够意识到它,很难吗?毫无难度可言啊。有心要知道,就可以知道的;没有兴趣知道,就不可能知道,如此而已。

比如:隆波跟隆布敦长老学法时,长老要求隆波观心,隆波就努力去观心,感觉说:呃,为什么自始以来就有心,但却从不了解它呢?心是什么样的?心在哪里?心是怎么运作的?不断地观察和体会。

知道吗?心是源自于什么?呆住了,看到了吗?跟自身相关的事情总是一问三不知。(隆波笑)

心是自己生的吗?还是上帝创造的?

看到了吗?我们从未涉猎过这些跟自身相关的话题。

相信吗?心是源自于物质?现在觉得有更多的兴趣要学了吗?今天隆波就以行为心理学的方式来开示,让你们用“想要了解”和“想要体会”,来代替“想要成为”和“想要得到”。

正是有了“想要了解”和“想要洞悉真相”,才让我们不断地继续钻研;如果只是“想要成为”和“想要得到”,就会懒得行动但却期待硕果累累。

首先,需要感知到所有生起的现象;其次,看到一切现象的生、住、异、灭,接着便会知道和看见,而后明白:一切现象都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逐步地提升自心,让心渐渐聪明起来。而不是年龄越大情况越糟,完全被烦恼习气吞没了。

如果不断进步,就会长大成人——越来越了解世间、越来越了解生命,苦却越来越少。

真是奇怪啊,心是怎样生起的呢?

2019年2月16日

01
接下来,住在寺庙的人先作禅修报告。

居士1:修习正定的方法是怎样的?因为每当我上座,就会迷迷糊糊,而后一片空白。

隆波:哦……

居士1:一切全都消失了……

隆波:要有觉性,不要扔掉觉性!比如:呼气,觉知自己;吸气,觉知自己。但是,别让心跳进去紧盯、去专注。例如:有些人观呼吸时,心完全泡在呼吸里,一旦真的宁静下来,就会很快迷糊,别扔掉觉知。

试着打坐给隆波看看。

继续去打坐用功吧,但是不要放任心处于迷糊、缺乏觉性的状态。

好了,下一位。

02
禅定训练得还不错。

居士2:观心是从观感觉入手的吗?

隆波:观心,可以观两种,其中比较简单的是观心里生起的感觉,我们会看到生气是被观察的对象,心是观者,只不过别去关注心本身,仅仅了解“生气是被观察的对象”,以及知道“有一个作为知者的心”即可。

在训练的早期,练习去感知跟心同步生起的感觉,等到观心越发细腻的时候,我们再训练去观“心的举动”——时而跑去看,时而跑去听,时而去闻,时而去尝,时而跑去感知色身的触感,时而跑去心里想。我们看到它不停地切换频道——在六个根门生灭,生起在眼根而后灭去,生起在耳根而后灭去,生起在意根而后灭去。

如果能够观察到这个程度,可谓大内高手了。如果观不了六个根门,就去观感觉,心生起快乐而后灭去,心生起痛苦而后灭去,心好、心坏生起而后灭去……这样练习也行。等到更细腻时,自会看到心在六个根门的生灭。

隆波曾经请教过隆布敦长老:心是安在何处的?因为长老让隆波观心,隆波于是产生了疑问:心究竟安在何处?

长老只是简短地回答说:“心无处可安。”隆波听后一头雾水,无处可安?那又要如何去观呢?

事实上,心真的无处可安,因为心在哪里生,立马就在哪里灭。生起在眼根后,随即灭去,它并没有安在眼根;生起在耳根后,随即灭去,生起在意根后,随即灭去,心始终都是“当处生起,当即灭去”,而且速度极快。

如果观心的训练非常娴熟,我们就会看见:心生起在眼根而后灭去;生起在耳根而后灭去;生起在意根而后灭去。

如果还观不到这个程度,那么就——心快乐,知道;心痛苦,也知道;心好,知道;心坏,也知道……持续不断地观察,就会看到:快乐的心生了就灭、痛苦的心生了就灭,好的心生了就灭,贪嗔痴的心生了就灭,这样观察也是可行的。

假如更加细腻的话,就会过渡到法念处——会看到心在六个根门的生灭。

慢慢去用功吧,没有什么难度的!

你的禅定训练得不错,基础打得很好。

好啦,下一位。

03
居士3:顶礼隆波!当我的心感觉……

隆波:“我的心”是不存在的。

居士3:当感觉生气、失望和气馁以后,会觉得沉重。

隆波:那就直接面对面地观察,不需要对治。

居士3:然后有一瞬间,仿佛看到有个“我”在受苦。

隆波:嗯……

居士3:我的心就会静下来,觉得自己真可怜,然后感觉说:是不是自己想像出来的呢?

隆波:嗯,要知道自己有了怀疑,知道当下正在怀疑。就这样直接去观。

好啦,下一位。

04
居士4:顶礼隆波!我以念诵“佛陀”来观心,拽着心,然后灭掉心,我这样对吗?

隆波:你做什么?拽着心?

居士4:是的。

隆波:为什么要拽着心呢?

居士4:为了不让心散乱。

隆波:那是在修习奢摩他。

居士4:嗯。

隆波:如果你要开发智慧,以后就不要拽着它,心散乱,知道散乱。读过《大念处经》吗?

居士4:读过。

隆波:诸位比丘,心散乱,要知道散乱;心萎靡不振,知道萎靡不振,如其本来地知道。

居士4:但是我一这么做,心就不怎么散乱了。

隆波:好可怜啊!如果心长久保持“不散乱”的话,并不是好事。

居士4:哦,这样啊!

隆波:我们必须看到“没有任何现象是恒常的,一切全都在生灭”。但是观照之后如果散乱,就再去修习奢摩他。

居士4:好的。

隆波:奢摩他并不是最后的杀手锏,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开发智慧——洞彻身心的实相。只不过心若完全没有一点禅定,那也是观不了身心的。

居士4:好的。

隆波:所以,让心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宁静以后,就要引领心去探究名色身心的实相。

居士4:好的。

隆波:体会一下:此刻坐着的色身不是我,看得出来吗?

居士4:可以观身体的动吗?

隆波:要观全身,此刻它正在坐着,觉得它是我吗?

居士4:是的。

隆波:是还是不是?

居士4:是的。

隆波:要仔细体会,呼气的色身不是我,吸气的色身不是我,行、住、坐、卧的色身也不是我。“我”只是自己思维营造的结果而已。

居士:好的。

隆波:就是这样慢慢去体会,逐步让心拥有智慧,要去看到事实——它不是“我”。比如:这样抬起的手,感觉到吗?手宣称它是“我”吗?手宣称它是“我”了吗?手是无法声明的。

居士:是的。

隆波:它不是我。

居士4:但却可以移动。

隆波:是可以。移动了,看到它在移动,就像看着一台机器,它不是我、也不是我的,慢慢去体会。

居士4:好的。

隆波:修习禅定后,就要按照隆波刚才指导的方式观身,一次观身的一个部分,进而看到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我、是我的。看看头发,我们每个月都会剪发,对吗?需要不断地理发。剪下来的头发是我、是我的吗?

头发、眉毛、指甲、牙齿、皮肤,被称为“五业处”。比如,在进行出家剃度时,剃度师必须教导我们思维:头发、眉毛、指甲、牙齿、皮肤。

为什么从这个五部分开始审思呢?因为头发、眉毛、指甲、牙齿、皮肤是最容易看到“非我、非我所”的。

例如:我们需要不断地剪发,有时候还会修眉,对吧?也有些女性会剃眉,掉下来的眉毛是“我”吗?不是。指甲也需要不断被修剪的,牙齿也会掉,谁从未掉过牙齿,有吗?那就太奇怪了,说明你的乳牙还在(隆波笑)。

头发、眉毛、指甲、牙齿、皮肤,曾经擦破过皮吗?或是修过老茧吗?谁有皮肤比较厚的部位吗?不是指脸,是指皮肤。如果脸皮太厚,是很难修的。被修掉的皮肤老茧,是我们(的“我”)吗?不是的。

剪掉的头发堆了一地,它是“我”吗?也不是。剪下的指甲是“我”吗?仍然不是。

一次看一个部分,看见它不是我,就这样持续不断地看;如果心太散乱,就转回来修习(获得)宁静——跟佛陀在一起、跟呼吸在一起,等等的,持续地交替进行,但不要只是追求宁静,必须同时开发智慧。

好啦,下一位。

05
居士5:我是个走神很严重的人。

隆波:什么很严重?

居士5:走神。

隆波:走神?

居士5:心不跟自己在一起。

隆波:嗯,那样不好,不要放任它去走神和发呆。在走神的时候,心会想这想那的,对吧?

居士5:有时候完全是空空的感觉。

隆波:那是严重的走神。走神以后,一片空白。

居士5:没有觉性。

隆波:找事情让它去想,(比如)忆念佛陀——心里持续地念诵“佛陀”,如果觉得念诵佛陀太短,也可以念诵佛法僧;或NAMO DASA PAGAWADO……也可以,不断地念下去。

一旦走神了,就会忘记念诵。或是嘴里虽在念着,心却跑到了其他地方,要多多去努力唤醒对自身的觉知。

但是不要太过于刻意,以至于心变得扭捏不自然,只要别走神和发呆就行了。

明天隆波要到外面(其它地方)讲法。起初,他们是请隆波从九点讲到十一点,隆波回复说:不行的。于是改成九点到十点半。昨天又打电话通知他们,只讲一个小时就好了。

隆波讲话时间一久,就会气短。现在已经开始气短了。必须吃SULIDIN吗?医生,还要再吃吗?到底让隆波吃哪一种药呢?共有ANLEKOG、NIUKOSON、SULIDIN三种药。

这位医生跟隆波的见面频率非常高,可是他跟隆波讲话的时候,还是非常紧张。

今天就到这里吧,至于仍有问题要问的人,去问助教,有好几位(助教)呢。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