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2日
为了离苦的修行,必须先具有觉性(觉知自己)。
正如佛陀教导道:“无论何时何地,正念觉性都是必须培养的!”
●觉性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身、自己的心;
●定力就是:观察所缘的对象时,心是安住的;
●心有觉性/有定 + 持续地觉知一个所缘对象 = 奢摩他(禅定);
●心有觉性/有定 + 洞悉到名法与色法的三法印 = 毗婆舍那(内观);
何时需要训练觉知自己(有觉性)呢?
●在日常生活之中;
●在固定模式的专门练习时,比如念经、礼佛、听法,经行,禅坐(观呼吸、观腹部起伏、手部动作等等);
“有觉性——觉知自己”
相反
“没有觉性——忘记自己”
训练觉性(觉知自己)
如何训练呢?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感觉到:“刚才我忘记自己了。”
“忘记自己”或“没有觉性”就是指:
●忘了自己,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心冲进了“(念)想”里;
●心跑到眼所见之物╱耳所听之声╱鼻所嗅之气╱舌所尝之味╱身之触感;
●心追随自己的烦恼习气,以及心里升起的种种现象;
如何观察——忘记自己了?
●站立、行走、坐、卧时,若没有感觉身体正在站立、行走、坐、卧,就说明忘记自己了
●听音乐或听法谈时,若听不到音乐或法谈声,就说明忘记自己了。
●想的时候,若不知道自己身体当下正在做什么,就说明忘记自己了。
●紧盯与专注一个对象直至感到紧绷了,就说明忘记自己了。
试着观察,就能体会……
●看电影、电视时,会忘记自己。
●讲电话时,会忘记自己。
●看见美女(帅哥)时,会忘记自己。
●生气、烦躁不安、郁闷时,会忘记自己。
●做任何事的时候,都会忘记自己。
突然觉得自己刚才走神了的瞬间,那个瞬间就是“觉知自己”;就在那一瞬间,我们成为了有觉性的人——知道、觉醒、喜悦。
请记得…已经忘了的,就让它过去吧!不要试图一直保持觉知!
知道了“忘记自己”的频率越高,升起觉性的频率就越高!
当心里升起烦恼,烦恼习气的职责就是让我们忘记自己而去造作各种业。烦恼习气升起的时候,要觉知自己。
一旦觉知自心正在烦恼,要谨慎自己的身与口(持守戒律),然后练习去看有烦恼的心,轻松自在地旁观与知道。
如果烦恼习气的力量大到我们无法控制身与口的行为,就先以技巧让心平复,让烦恼习气的力量下降。一旦心平静下来或是烦恼习气的力量下降,我们就能够训练觉知自己,继续去看那个有烦恼的心。
当身体升起苦受的时候,心会跳进感受,于是便产生心苦。
●学着去知道,练习着去看见挣扎的心、烦躁的心、生气的心。
●学着去知道、练习着去看见——感到身体是一个部分,感受是另一部分。
如果及时识破自己的心,清楚看见身体和感受是两个不同的部分,心就会接受当下在呈现的实相,心苦将会减少(快乐将会增多),直至好像身苦减轻了——即使依然是同样程度的苦受。
一旦能够自动频繁的有觉性(觉知自己),那么在世俗间:
●不会犯戒,不会造作恶业;
●能够快乐而正常地生活;
●慈悲而善良的心有足够能力在各种场合圆满完成自己的义务与责任。
●遇到大风大浪,能够以智慧轻易化解。
一旦能够自动而频繁的有觉性(觉知自己),那么在佛法方面:
●心将会越来越频繁的安住(有定);
●能够了解名与色的实相:无常、苦、无我(看见名与色的三法印);
●产生智慧得以照见涅槃,最终彻底的离苦!
请记得修行的原则:
●要慢慢的、轻松自在的训练,无需紧绷与紧张;
●在白天经常提醒自己:训练回来感觉身与心;
●任何时候心里升起各种现象或情绪,小心不要犯戒。
●如果心里的情绪太过强烈,先找方法让心平静下来。
总结:修行原则与方法
●任何时候,知道当下能够觉知到的最清楚的对象。如果身体明显,就觉知身体;如果心情明显,就觉知心。
●只是知道身是如何的,只是知道心是如何的;一旦知道身或心是如何的,便无须做什么让它们改变成其它样子,只要如其本来的面目而知道就够了!
●觉知身与心,以正确的固定模式来训练,即使每天只有几分钟也可以。如果喜欢念诵,就透过念诵来觉知身心;如果喜欢走路,就走着觉知身心(经行)。如果喜欢打坐、坐着默念或者坐着做手部动作,则坐着觉知身与心!
今天的练习没有结果,明天继续!别偷懒,不气馁,不放弃;某一天,道、果、涅槃必然呈现在眼前!
从清晨醒来直至晚上睡觉之间:持戒并且培养觉性来觉知自己,觉知身也觉知心;而后,心会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