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用于开发智慧的禅定?

2016年05月14日A

尚有更殊胜的禅定,仅存于佛教,别处没有。即是“心安住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的禅定。

大家去查阅字典,“禅定”并没有译成“宁静”,“禅定”的正确注解是“安住”。而大部分人一想到禅定,都只是想到宁静,这过于肤浅了,宁静型的禅定仅是用于休息的,最重要的禅定是心安住的状态。如果心从未安住过,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泰文有个简单的说法,“心安住”就是“心与自己在一起”。即:没有忘记自己。有身觉知身,有心觉知心。心与自己在一起,并未游荡跑去别处。这样的禅定是最殊胜的,可用于开发智慧。

心与自己在一起之后,才能开始探究身心的实相。探究身的实相,探究心的实相,称为“毗钵舍那的修行”,仅存于佛教之中。不修习毗钵舍那就不可能体证道与果。无论禅定多么厉害,心多么宁静与快乐,都无法证悟道与果,完全是两回事。

正如佛陀在尚未觉悟成佛之前,儿时也曾经打坐,禅坐之后,心安住起来,那时只是证到初禅…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这实属修行人的常态。如果前生有修行过,孩提时代就会显现出来,又会再次忘记。

他出家以后跟随隐士们学习,修习来到八定,却发现依然不是出路。从初禅来至八定,抵达八定一定要经过初禅,为什么初禅的时候对,八定却不然呢?因为两者是全然不同类型的禅定。跟随隐士们学习的是让心有宁静和快乐的禅定,而用于开发智慧的,则是心安住的禅定。

让心宁静的禅定,其特征是:心是一,所缘是一,两者聚合在一起——心与所缘在一起。比如心与佛号宁静地待在一起,不跑去别处。或者,心只与呼吸待在一起,不跑到他处。心是一,所缘也是一,心即刻就获得宁静。因此,宁静型禅定的特征是:心是一,所缘也是一,一对一,依偎在一起。

而用于开发智慧的禅定,其特征是:心是一,即安住而独立自主;所缘有成千上万个也行。如此将会看见所缘始终不停变化。“所缘”是一个专业术语,即“所观”。被心觉知的事物,称为“所缘”。心是什么?心是“能观”。所缘是“所观”。两者即为“能观”与“所观”。

在修习用于开发智慧的第二类禅定时,心是一,不会居无定所,不会四处跑动,而是在觉知自己。所缘可以成千上万,即来即去,即生即灭。比如:呼气的身体,生了就灭。吸气的身体,生了就灭。站的身体,走的身体,坐的身体,卧的身体,不停的在变化,所缘一直变化。或者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变化不断。

心是轻轻松松的观察者,仿佛在看电影,看戏剧,而非演员。看电影时,我们不会跳进屏幕里,对吗?只是远远的看,轻轻松松地看戏。同理,观照名法与色法不停地变化时,我们是轻松自在的看客,无需跳进屏幕或登上舞台,只是悠闲的观众而已。

如此就会看到“剧情”来了就走,生了就灭:“站着的”临时存在就会消失,变成“坐着的”,“坐着的”临时存在就会消失,变成“躺着的”,如此不断变化;或者“呼着气的”消失,生起“吸着气的”,“吸着气的”消失,生起“呼着气的”。看戏的时候,戏剧在自行演绎,我们不需要干扰戏剧本身的进程。一会儿上演喜剧,临时存在然后消失;悲剧取而代之,临时存在而后消失。

我们观看的正是在自己身心上演的戏剧。身体演戏给我们看,所有的感觉与念头演戏给我们欣赏,我们只是轻松悠闲的观众。就会看到:快乐来了就走,痛苦来了就走,生气来了就走,妒忌也是来了就走。

如果真去看戏——妒忌的剧情,是不是也有演完的时候?如果开篇到结局全是妒忌,谁还会看?谁能整天一直在看妒忌,对吗?内容一定要有变化,时好、时坏,时苦、时乐。如果通篇是悲剧,没人想要看的,未免太淡而无味了。

如果观看真实生命中的戏剧,就会发现剧情不停在变化。如果观看正在自己身心上演着的戏剧,就会发现每一部分皆是临时存在而后消失。快乐临时存在而后消失,痛苦临时存在而后消失,贪、嗔、痴,临时存在而后消失……就是如此,仅仅以旁观者的心持续观看。

那么,如何才能生起仅仅作为旁观者的心呢?必须经由训练而达到,无法不劳而获。在通常情况下,心一直处于迷失之中。大部分是不知不觉迷失在念头的世界里,隆波在出家之前就已经讲了(隆波在未出家时已经开始教导修行)——“世间找不到觉知自己的人,只有迷失者。醒来的只是身体,心从未醒过。心始终活在念头的世界、梦的境界里。”

如何做,心才会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持有正确禅定的心,才能做到。并不是醒过来之后,枯燥干涩,也不是觉醒却苦闷,也不是醒来之后是呆滞的。

要想让心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即让心拥有正确的禅定,这仰赖于训练——修习任何一种禅法,选择原先让心宁静的所缘也行。比如隆波以前使用的是观呼吸,心有快乐,跑去与呼吸在一起,呼吸是让心产生快乐与宁静的所缘。只需稍做调整,就能令安住型的禅定生起:身体呼吸,心只是观者。心跑到呼吸上,及时知道。心跑去想,及时知道。在这个方法中,重点并非是观呼吸,呼吸只是背景,我们观看的主角是——心。

修习此类禅定是为了直接探究心,也就是“心学”。重点是观察心,而非所缘。第一类宁静型的禅定,重点是所缘,带领心轻松柔软的与所缘在一起,获得休息;第二类安住型的禅定,重点是心,不再是所缘,所缘只是背景,用以及时的知道心。

有一次隆波去探望麦张谛(阿姜摩诃布瓦尊者的妹妹),她问:您是怎么修行的?心会来到同样的地方?隆波回答:自己是修习出入息念,心一旦宁静,就会在这一带亮堂起来。然后就及时的知道心,而非去觉知光。

若是觉知光,称之为“觉知所缘”。及时的知道心——心跑去想,及时知道;心跑进空与光明中,及时知道。及时的知道心,最终禅定生起,就可以开发智慧了。

她回答:如果是那样,我们是完全一致的。但她不观呼吸,阿姜摩诃布瓦尊者教她念佛号,念诵“佛陀”,心宁静下来也会在这里发亮,然后及时的知道心——念诵“佛陀”,心跑掉,及时知道;“佛陀”、“佛陀”…心跑了,及时知道;“佛陀”…心跑进空了,及时知道。不断地及时知道心,然后禅定生起,于是进一步开发智慧。她就是这样回答的。

因此,我们使用了同样的原则:修习一种禅法,并不是带领心去抓住所缘,否则就变成第一类用于休息的禅定了。

第二类禅定:修习一种禅法,及时的知道心。心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走神,心跑了,第二种是跳进去抓住所缘。比如观呼吸时,有时心会跑去想,有时会抓住呼吸,要及时地知道心的跑动。

跑动的心,即散乱的心,与安住的心是相对的。心始终动荡不安,四处窜动,时而上浮,时而下沉,到处奔波。要及时知道跑动的心,而非禁止让心去跑。及时知道“跑动”的刹那,“跑动”会自行灭去,真正的禅定将自动生起,为什么?因为心跑来跑去,是被散乱所驱使,散乱是一种烦恼习气,属于五盖之一。何时有觉性及时的知道,何时散乱就会灭去。

使用的就是这个原理——何时有觉性,何时就没有烦恼习气。

要让心有禅定是极其简单的,并非禁止心散乱,是无法禁止的,没有人能够掌控心。因此别严禁心散乱,而是散乱了知道它散乱。有觉性及时知道散乱的刹那,散乱将会自动灭去,无需再做什么,仅只是知道散乱,禅定就生起了。

心大部分时间是散乱去做什么?体会一下。心可以散乱到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散乱到意,就是散乱去想了,心散乱得最频繁的根门,就是意门。心一整天都在想,对吗?试着闭上眼睛,心会想吗?试着把耳朵捂上,心会想吗?会!甚至睡着的时候依然在想,称为“做梦”。即便眼不看,耳不听,心依然能去做梦,说明心深陷念头的沼泽。

因此在六个根门中,心跑去想最为频繁。

修行的时候何必选择“虾兵蟹将”呢?擒贼先擒王——及时知道迷失去想的心。修习任何一个禅法作为背景,比如轻松的觉知呼吸,然后及时的知道心。跑去想了,知道;跑去想了,知道。再附加一个——心跑去抓住所缘了,也知道。如果能够觉知这两者,心就无处可逃,绝大部分的时间是跑去想。

如果去用功,真正的禅定就会生起。真正的禅定生起了,才能够开发智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