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摩他与毗钵舍那的区别

2017年3月19日

修行分为两种:奢摩他与毗钵舍那。修习奢摩他需要有所为:心不好,令其变好;心不快乐,使其快乐;心不宁静,让它变得宁静。我们要用相反的事物,也就是与烦恼相对立的事物来作为所缘。

如果贪心非常重,那么与贪欲相对的就是不净观:去审视不美和不漂亮的事物,因为美丽之物会诱发贪欲。瞋心很重,就要修习慈心观,因为慈悲与瞋心相对。痴心很重的人容易愚痴和迷信,这样的人应该训练自己变得更理性,比如看待一切都要有理有据,否则容易被痴心席卷而去。或者如果心非常散乱,那就引导心去与单一的所缘在一起。心跑了,知道,心就会不再散乱。

使用对立的事物来对治,
属于奢摩他,
它会让心来到与正在呈现的烦恼
相对立的状态。

而修习毗钵舍那
则是不作为,不需要去做什么,
只需要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
如身本来面目地知道身,
如心本来面目地知道心。

奢摩他是有所为的,
并且有所为之后需要呵护,
否则它便会退失。

而毗钵舍那
则不存在“必须”或“禁止”,
它仅仅涉及:如其本来面目地知道。
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

有些人声称隆波帕默的教导是什么都不需要做,这不是事实。隆波的教导是:要学会觉知自己。对吗?不走神也不聚焦紧盯,达到这一点需要练习和有所为。

一旦心能够觉知自己,就开始观名色工作,不干预它们——不迷失其中而因满意或不满意去干预。但如果满意或不满意已经生起了,就要进一步及时去知道它们,这样才不会继续干预下去。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