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的框架图(完整版)

(上)

2019年11月27日

01
上篇

新来的中国人一定要了解修行的原则。修行不只是打坐和经行。不是久久地打坐和经行,不是一定要做十四个手部动作,不是只是观腹部的升降,这些都只是修行的外壳,只是修行的外在形式。(修行)真正的重点在于要培养觉性,我们修行就是要培养觉性。

泰国有一种螃蟹是寄生在河蚌里的,等它长大之后,就会换一个壳儿。修行也是,(我们)一会儿做这个形式,一会儿做那个形式,其实都只是外壳。(修行)真正的本质是:我们要训练(自己)有觉性!有觉性并不难,不停地觉知身,不停地觉知心。觉知只是去感觉,(而)不是去打压,不是去紧盯,不是思维也不是想。

中国人的弱点就是很喜欢想,总是想:修行怎么样才对?怎么样才好?如果带着贪心去修行,我们就会改造心。比如,像这位比丘尼师父,(你)喜欢去改造心,把它装修得一动不动的,(这样)根本是没有抓住修行的要点。

修行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让心可以离苦,不是为了要别的东西。心之所以有苦,是因为它以为这个身、这个心——是“我”,是“我的”。一旦身体老,就变成了“我”老;一旦身体病,就变成了“我”病;一旦身体死,就变成了“我”死。当我们的心有快乐的时候,我们以为“我”快乐;当心有痛苦的时候,我们以为“我”痛苦——这是因为我们对于身跟心(有)误解,以为它是“我”,所以一旦身体发生了什么,心里发生了什么,心就会有苦生起。

只要心有“想要”生起,就已经有苦了。心什么时候有“想要”,什么时候就有苦。我们修行,就是为了要让所有的欲望都不再生起,彻底止息。其实,我们的欲望或“想要”全部都只是——想让身心快乐,想让身心可以不苦。所有的想要,都只是为了这个。比如,我们去看电影、去听音乐、去玩、去旅游,(都是)为了获得快乐。找配偶,希望可以有快乐;有孩子,希望可以有快乐;有钱,希望可以有快乐。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想追求快乐的,但是,快乐非常的短暂。只是“想要”有快乐就已经有苦了,根本来不及失望,就已经苦了。

因此,如果我们本来想要离苦,却不停地去找快乐,那是不可能离苦的。因为只是“想要”快乐,本身就已经苦了。挣扎着获得了快乐,就已经很累了,而快乐跟我们短暂地在一起,很快又会消失。实际上,每个人都想离苦。平常普通人不停地在寻找快乐,越拼命的找,痛苦越会增加,而佛陀教导我们要去“知道”,说苦是有因的。我们心里面的苦,有因才会生,(苦的因)就是想要,就是欲望。

心里(何)时有想要,何时就会有苦。我们要去看事实,(去看)心每一次有“想要”,它是不是真的苦,要自己去体会。

当心什么时候有“想要”,如果我们去观察,就会看到,每一次有“想要”,每一次都会有苦。一旦我们看到“想要”会让我们生起苦,我们就会“想要”——“不想要”,想要“不想要”又会苦,因为还是“想要”。因此,佛陀并没有教导(我们)直接去让自己不想要,不是这么教的。拼命地强迫心“不想要”,我们是做不到的,(因为)没有谁可以控制得了心。佛陀教导(我们)要去直接解决“想要”的根源。

(中)

2019年11月27日

大家跟得上吗?最开始我们有苦,佛陀教导我们去了解苦因——究竟在哪里?苦因在于有“想要”,在于有欲望。佛陀继续教导说,“想要”的根源,在于不知道身心的实相。“想要”——如果(我们)去看的话,其实就(只)是想让身、心快乐,想让身、心不苦,就只是局限在于满足身心趋乐避苦的欲望里。想要成为总理,以为成为总理后会很酷,就越“想要”,(以为)迎合了“想要”之后会有快乐。

每一次“想要”的结果全部都是苦。

我们想透过“想要”去对治“想要”是不可能的。比如,我们知道“想要”生起会导致苦,我们就会“想要”不想要,想要“不想要”,那还是“想要”——称之为“无有爱”,想“没有”,想“不成为”。我们一定要清楚欲望的根源,是不了解身心的实相。如果我们知道身心的实相,知道身本身就是苦,心本身就是苦,想要或欲望就再也不会生起。

知道身心的实相,称之为“明”;不知道身心的实相,称之为“无明”。因此,如果我们(能够)直接清除无明,欲望——就是“想要”再也不会生起。一旦没有了“想要”,心里面的苦,(就)再也不存在了。因此,佛陀的开示全部都是符合因果(法则)的。有因,也就是有无明,不知道身心的实相,所以才会生起欲望,欲望是果,是无明的结果,这个欲望又会变成因,变成苦的因,让我们生起苦。

因此,佛陀的法,全部都是符合因果法则的。要想清除结果,是办不到的,只能在因地上面用功。什么时候还有欲望存在,苦就依然存在。什么时候还有无明存在,欲望就存在。无明是什么?无明就是不知道实相。不知道苦,不知道苦因,不知道灭,不知道“道”——即不知道“四圣谛”。

“四圣谛”是佛教最重要的法。如果我们没有彻见“四圣谛”,就依然还会生死轮回。无明存在,欲望就会生起,就会构建苦,就会再次造作,轮回就不会结束。

“四圣谛”分为四条,即:苦、集、灭、道。

在我们真正实修的时候怎么办?要去知苦,那个称之为“苦”的事物,并不是失恋痛苦之类的事物,在“四圣谛”里面的苦,就是我们自己的身与心,也就是名法与色法——这个称之为“苦”。

对于苦,我们的职责是去知道。去觉知身,去觉知心。常常地去觉知,直到看到实相——这个身本身就是苦。心就再也不会对身体有执着,对于身体的欲望,就再也不会生起。有觉性,有智慧,不停地去探究心,探究名法,看到了名法的实相,知道它本身就是苦。所有的感觉本身是苦,作为感知所缘的心本身也是苦。一旦我们看到了名法的实相——它本身就是苦,心就再也不会执着名法,不再执着心本身。

一旦我们不再执着身,不再执着心——这个称之为:清楚地彻见到“苦”了,我们就不再执着。如果没有看到身的实相,我们就会执着身体;没有看到心的实相,我们就会执着心。比如,我们感觉到:身体时苦时乐,我们就会挣扎着想让这个身体有快乐,挣扎着想让这个身体可以不苦。但是,如果我们看到实相——身体本身就是苦。只是苦的多与少。在苦少的时候,没有智慧的人以为有快乐。

如果我们不停地去观察身的实相,事实上,身体它究竟是苦还是乐?我们(要)不停地去观察。到了真的看到“身体本身就是苦”这个实相的那一天,就再也不会对身体有执着。接下来,身体老,不是“我”老,我们就不会因为老而苦;在生病的时候,身体是生病的人,身体本身就是苦,苦是很正常的,心再也不会苦了;在死的时候是身体死,我们的心可以不苦,因为身体它本身就是苦,它必然要死,它必然会离散,我们愿意接受这个实相——身体不是“我”,不是“我的”。至此,我们不再对身体有执着,再也不会因为身体而苦。

我们不停地观察自己心里的感觉,所有的感觉,无论是苦还是乐,好还是坏,全部都是生了就灭。快乐生了就灭,痛苦生了就灭,好坏生了就灭,贪瞋痴生了就灭。不停地这么观察,就会看到实相——凡生起的事情,它必然会灭去。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我们不停地拼命去寻找快乐,快乐也只是临时存在,就会灭去。因此,快乐并不会让我们离苦,因为快乐生了也会灭。

如果心愿意接受实相,心就再也不会(有)“想要”。比如,我们看到心是时苦时乐的。如果我们去观察,我们的心充满了苦,快乐生起,很快就会消失。有贪生起了,瞋生起了,痴生起了,每一次生起烦恼习气,心每一次就会被刺、被扎,会被伤害,我们不停地去观察自己的心,它并不是时苦时乐的,心就像身体一样的,也就是,只是苦的多与少,在心苦比较少的时候,我们以为那是快乐。

当痛苦很沉重的时候,我们才愿意说,那是苦。如果觉性和智慧越来越圆满,我们不停地去观察自己的心。我们了解了实相,心是纯纯粹粹的苦,有的只是苦的多与少而已,心就再也不会对心执着。一旦不再执着心,各种各样的饥饿就再也不会发生,欲望再也不会生起。

欲望其实就是心的饥渴。比如,我们想有快乐,于是会去看电影、去听音乐、去找好吃的东西┄┄当我们知道快乐是毫无意义的,很快就会消失,心愿意接受这样的实相。

当心不再执着心,心就会抵达另一种快乐。心不再执着心的时候,称之为我们抵达了“佛性”。中国人认识、了解佛性这个词。一旦我们证到阿罗汉之后,才会真的看到佛性。之所以看到佛性,是因为再也不愚蠢了——因为知道了实相:身体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与少;一旦知道了实相,心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与少,就再也不执著心。

一旦不再执着身,不再执着心,什么东西发生在身,什么东西发生在心,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的动摇,心会宁静快乐,再也不潮起潮落!以上这些就是佛教修行的框架图——修行是为了可以离苦,我们要想能够离苦,一定要清楚苦的因是欲望。

(下)

2019年11月27日

下篇

欲望源自于什么?欲望源自于我们不了解身心的实相,不了解身体本身就是苦,不同的只是苦的多与少。我们没有看到实相,以为这个身体时苦时乐,就会生起“想要”或欲望,以便获得快乐,来逃离痛苦。我们没有看到心的实相——是纯粹的苦,有的只是苦的多与少。我们以为心时苦时乐,有苦也有乐,我们就会挣扎、(想要)逃离痛苦、挣扎着寻找快乐,欲望就会生起,“想要”快乐,“想要”不苦。

所有的欲望,源自于不了解身心的实相,因此,(要)有觉性,不停地去学习身,认识心。我们要如实了知身,如实地观察心,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别去干预它,别去强迫身,别去打压心,别去改造身,别去改造心!几乎百分之一百的修行人,都只是在改造身、改造心,或者黏着在修行的模式上。

身体一动,觉性立马捕捉到身体在动,智慧彻见到那个动的不是我——它本身就是苦,这样才能称之为会修行。

跟隆波学法要稍微忍耐一点,因为隆波跟别人教的不一样,别人教的绝大部分都只是形式,这么打坐、这么走(经行)、这么呼吸、这么动手、这么动脚……那仅仅是外壳。

隆波教导的是法的本质:我们修行是为了什么?一定要知道——是为了离苦。要想能够离苦,一定要知道——苦源自于欲望。欲望就是想让身心快乐,想让身心离苦。欲望之所以生起,是因为没有看到实相——身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与少,不是苦和乐,没有看到实相;心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与少。我们以为心时苦时乐,以为有苦有乐,我们就会挣扎——想要快乐,想要逃离痛苦,欲望就会生起。

因此,我们不停地去认识身,了解心,这就是答案。

所以,佛陀才会开示说:四念处是唯一一条离苦解脱的路。四念处是什么?就是觉知身觉知心。别去干预或者打压身心。那位比丘尼,喜欢打压心,是这样的,喜欢这样打压(隆波模仿)。第二排的比丘尼,就是你,你回头去看谁?喜欢打压,那是不行的,一旦你打压,身与心就已经不自然了。

在修行的时候,就好比我们要抓一只兔子,兔子在洞里面,我们一直拿着一根鞭子守在洞的门口,兔子会蠢得出来给我们敲吗?就像我们看心里的烦恼习气,我们一直盯着烦恼习气,心里面的烦恼习气是不会露脸给我们看的。没有什么东西会呈现,有的只是没有啥感觉。不停地紧盯紧盯,兔子不会出来的,有的只是静止不动。(因此)别去紧盯它,要装着不知不觉的,兔子才会出来,它一出来就敲它的头!在烦恼习气生起的时候,我们的心要放松,烦恼习气才会冒起来。

烦恼习气一露脸,我们就知道。看到贪生起了就会灭,迷失生起了也会灭,散乱、宁静生了就会灭。有的只是生了就灭的事物,不停地去观察,去观身(心)的实相。就只是这个,这是修行的框架。我们一定要训练整个框架性的东西,也就是训练看到身心的实相,这称之为毗钵舍那的修行。

毗钵舍那要修得很好,一定要有禅定的力量,心必须要安住,这是在训练禅定。因此,训练禅定,是为了可以开发智慧。去看优酷,隆波已经教导很多了,一定要忍耐,不停地观察一段时间。

最开始听隆波讲法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发懵,无论你多牛,因为隆波并没有教你怎么打坐、怎么呼吸,怎么经行,隆波教的是修行原则。因为从来没听过,听了之后,就会发懵。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听)就会明白,一旦明白了,修行就会(变得)非常短暂。其他人都还在发懵,还只是在修习宁静,但是我们已经解脱了,所以修错了就会浪费时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