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念处,
即持续地紧随着观心。
紧随而观是指:
各种境界或状态
在心中生起之后,
才去知道。
而非守株待兔式地
等着看会有什么生起。
如果这样守株待兔,
就没什么可观的了,
因为心会安安静静、空空如也。
如此紧盯心是不行的,
无法开发智慧。
2010年10月27日A
/02/
为什么必须紧随其后地知道?
因为观心无法觉知到当下这一刻。
有些感觉是烦恼,
烦恼与觉性无法同步生起。
何时觉性生起,
何时烦恼便会灭去,
就没什么可观的了。
因此,观心是不断地紧随而知,
别“想知道”,别“想观到”。
要等感觉生起之后,
再去知道。
2009年5月3日
/03/
有些人发懵:
隆波教导的是什么?
觉察在心中生起的境界或状态?
他们以为隆波教导的是猜心,
就来问:
“是要猜测别人的心吗?”
我们不去猜测别人的心。
那样的神通称为“他心通”,
是外道的教导;
教导法方面的神通,
是“教诫神通”。
它们完全是两回事,
有着天壤之别。
隆波引导各位去练习
观察自己的心的境界或状态,
并非教导“他心通”。
2010年10月10日A
/04/
谨慎于身口,而非压抑心。
观心生气,
并非让生气消失。
2008年11月23日B
/05/
他心通——
比如,问别人:
“你正在想这件事,对吗?”
看见了吗?
如此揣度人心,
只是为了让别人惊叹,
然后来供养和礼敬我们。
教诫神通——
教导别人如何去观察境界,
这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不会观境界或状态,
就别谈修习毗钵舍那,多少生
多少世都不会在法上有结果。
因此,
要训练观境界或状态,
训练心安住,
不要让心迷迷糊糊、恍恍惚惚。
2010年10月10日A
/06/
“心跑掉”的情形有两种:
一种是跑进概念的世界里,
即迷失于念头之中;
另一种是跑去紧盯色、紧盯名。
这两者都不是“觉知”,
都属于“心往外送”:
送心去与呼吸在一起,
送心去与腹部在一起,
送心去与脚在一起……
“心往外送”,
是在什么之外?
不是在身体之外,
而是在“觉知”之外,
在“觉知、觉醒、喜悦”之外。
真正的心安住是:
心不再跑掉,
且没有丝毫的强迫。
2011年2月26日A
/07/
要常常及时地知道“心跑去想”。
并不是要知道“想的内容”,
而是知道“心跑去想”了。
2012年8月24日B
/08/
觉知有三项原则。
第一项:
觉知之前,
别去寻找,别守株待兔,
要在感觉生起之后才去知道。
第二项:
在觉知的过程中,
要像局外人一样有距离地旁观,
别跳进去紧盯。
何时紧盯,
何时就变成修奢摩他了。
第三项:
要保持中立地知道。
在我们知道境界之后,
生起满意,及时知道;
生起不满意,及时知道。
常常及时地知道
在心中生起的满意和不满意,
接下来,心将会自行保持中立。
2009年5月3日
/09/
先有“生气了”,
然后知道“生气”;
先有“贪了”,
然后知道“贪”;
先有“走神了”,
然后知道“心走神了”。
要有“了”这个字。
2009年5月3日
/10/
要先让带“了”的境界
清楚地呈现出来:
哦,生气了!
哦,贪了!
哦,心走神了!
等那个境界先生起了,
然后才紧随着知道,
这称为“心随念”。
2010年10月27日A
/11/
学法修行并非什么难事。
当下的感觉是如何的,
我们就只是知道。
一个片段、
一个片段地去知道。
诀窍是:
别故意去知道,
让感觉先生起,然后才去知道。
2009年5月3日
/12/
佛陀使用的是:
“身随念”,持续地紧随着观身;
“受随念”,持续地紧随着观受;
“心随念”,持续地紧随着观心;
“法随念”,持续地紧随着观法。
全部都是紧随着去观。
不断地紧随着观照,
心常常看见,
然后牢牢记住那些境界,
觉性就会自行生起。
接下来,
一旦色动,
觉性就能够捕捉到。
觉性捕捉到的是当下的色,
而对于名,是紧随其后地捕捉到。
2008年2月13日
/13/
训练不断地及时知道
心中生起的种种境界,
之后,境界一旦生起,
心便能毫无刻意地及时知道。
没有刻意知道就能知道,
这称为“真正的觉性生起了”。
必须训练到这一点。
倘若仍需刻意让觉性生起,
刻意让戒、定、慧生起,
只要尚存“刻意”,
心便会去构建“有
(十二因缘中的有)”,
心就会挣扎,
就会造作。
但在起步阶段,
需要先有“刻意”。
2015年5月3日
/14/
走神了,感觉到了吗?
心跑去想了。
这称为“没有觉知自己”。
2008年1月7日A
/15/
无论是粗糙的境界,
还是细腻的境界,
都同样在教导我们“三法印”。
因此,境界
并不必须都是细腻的。
2011年2月26日B
/16/
我们心里所有的苦,
全都生起在走神的时候。
因此,如果有在觉知,
是不可能有苦的。
2009年1月7日
/17/
怀疑的时候,
要知道“怀疑”,
这就是观心。
2011年3月27日B
/18/
“如实”,
意即:不进去干预。
不去禁止坏,不去杜绝苦,
只需如其本来面目地观照。
2012年8月24日B
/19/
心不好,努力使其好;
心不快乐,努力使其快乐;
心不宁静,努力使其宁静。
这些都属于在“干预心”。
“观心”,则是:
心不好,知道其不好;
心不快乐,知道其不快乐;
心不宁静,知道其不宁静。
以中立的心去知道。
2011年3月7日B
/20/
事实上,
修行并没有想的那么难。
心中呈现的每种感觉,
我们早已认识它们了。
我们要做的只是:
当下心中有什么感觉,
就只是知道。
一切都是来了就走的,
它们自行演绎,如此简单。
以安住且中立的心
知道境界的生生灭灭。
我们要做的,无需多过于此。
2011年6月4日B
/21/
越常走神越好,
只是别走神太久。
2009年5月3日
/22/
心的自然特征是:
思、想、演绎、造作。
因此,
修行并非为了让心停止“想”,
并非为了让心停止“说”,
并非为了让心停止“想要”。
修行不是为了快乐,
也不是为了要“好”,
而是为了照见蕴界的实相:
心是无常之物;
心是苦之物;
心是无法掌控之物。
虽然其他的蕴
我们也同样执取,
但少过于执取心的程度。
因此修行如果能够抵达心,
其他的蕴将变得微不足道。
2011年12月10日A
当下心跑去想了,
知道吗?
2010年10月28日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