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法谈 | 苦是什么?如何不苦(完整版)

隆波帕默尊者
2023年5月12日

(一)

大家吉祥如意! 

佛法没有任何的限制条件,无论你出生在哪个国家、是什么民族?身为男人或女人,是孩子、成人或是老人……每个人都可以修行。如果修行正确并且量够的话,任何人都有权抵达“法”。

事实上,法是中性的,是属于世间的公共资产,每个人都有权品尝它与拥有它。那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修行是否正确以及实践是否够量。有些人虽然练习得正确,可是累计的量还不够,时修时停,这样还是不可能领悟到“法”的。

在谈及其它之前,我们先要明白……我们自称是佛法徒,而佛法的核心其实就是四圣谛。佛陀在觉悟时也说,他自己体悟到了四圣谛。因此,只要四圣谛尚存,世间就仍然还有佛法。

然而经典也声称,哪怕五戒只剩下一条戒,就代表佛法没有消失。但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因为所有的戒律早在佛陀之前就已存在了,所以判定佛法尚存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是否有人能够体证四圣谛。只要还能体证四圣谛,我们就还是完完全全的佛教徒。

佛陀在觉悟时,他说他已经审视过了四圣谛:苦、集、灭、道;他已经知道了四圣谛,而且也知道了关于“苦、集、灭、道”的职责,并且完成了相应的职责。如果他不知道四圣谛,不知道关于四圣谛的每一条职责,或是尚未把四圣谛的全部四项职责做完,他就不会自证成佛。他之所以能够自证成佛,正是基于体证了“四圣谛”。

如果我们想要学习佛法或是认识真正的佛法,到了某一点,我们就必须彻悟四圣谛。

(二)

四圣谛的开始就是“苦”。因此说,真正的佛法修行并不是追求好运、升官发财、想要成仙上天或是想要成为梵天,变成富豪,这些都不是佛陀的本怀。

佛法的最高点是关于“苦”的:我们要怎样做,才可以不苦?我们要如何才能不苦?这是我们需要从佛法获得的最高答案。佛法只回答如下问题——苦和苦的止息(苦灭)。佛陀主要的教导就是这两者,事实上就是四圣谛。

苦……何为“苦”呢?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这是属于身苦。另一类是心苦:比如,想得却不可得,是苦;必然遭遇自己不喜欢、不想得的(情况),也是苦——比如,厌恶某人却不得不相见,我们就会觉得“苦”。或是渴望与所爱之人厮守,但却无法实现,也会“苦”。又或是得而复失,也许他移情别恋或去世了。总之,与所爱的对象分离,也会苦。以上都是属于心苦。有期待却无法满愿,也是苦。每当我们心有渴望时,无论渴望的是什么,只要没有如愿达成,就肯定会“苦”。

因此,苦有两部分:身苦;比如,身体必然会老、病、死。还有心苦,跟所爱的人事物分离,碰到不喜欢的人事物,郁郁寡欢、痛苦煎熬,身体不适、心情不畅,这就是被称为“苦”的事物。

苦,既然如此之多,那我们就来看看……身苦——在出生时,我们就有了身体。身体是属于业的结果,属于果报。果报并不是烦恼习气。我们有这个身体,并不属于烦恼习气,而且它也不是业,它属于业的果报。比如有人造过善业,曾经持戒很好。佛陀说,这样的人将会拥有漂亮的身体。比如天神就拥有非常漂亮的身体,因为他们以前持戒很好;或者有人的头脑很好使,非常聪明,因为他曾经开发过智慧。

在身体的部分,有漂不漂亮、健不健康,长寿还是短命,这些都属于过去的结果,乃是业的果报,事实上,结果已经来不及补救了。

我们对身体的职责是为它减轻苦。比如,身体因饥饿而苦,那么我们就去给它找食物,吃饱后就可以减轻苦。身体感觉到冷,我们就给它找衣服穿,这样也能减轻苦。身体病了,我们就去看医生开药给它吃,这也可以减轻苦。

在身体方面,我们能够帮忙的只是减轻苦,但终有一天,还是于事无补,身体必会离散。无论你把它照顾得多么好,身体有一天还是会死去。普通人的身体一旦老了,不想让它老,于是就觉得苦了。为什么呢?是因为你想要不老。身体病了,也觉得苦,之所以苦并不是因为生病了,而是因为你不想要生病,或想要快点康复。当身体快要死了,你不想死,所以才会觉得苦。然而我们如果明白身体的实相,它既然出生了,就会一直处于被苦逼迫的状态,此乃身体的实相,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可能避免老、避免病、避免死。

我们修习毗钵舍那,就是为了认识与了解身心的实相。如果我们有觉性不断地觉知身体,已经说过了,身体本身即是苦,佛陀已经明白无误地指出——我们对于“苦”的职责,是“知苦”,而不是去“断苦”。比如,我们怎么可能“断”身体呢,它已经存在了。可是,这个身体还是(滋生)苦的温床,必然会经历衰老、生病、死亡。

但是如果我们开始修行,直至我们的心愿意接受实相,接受这个身体必然会老、病、死,那么当身体衰老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是身体它在衰老,而不会觉得是“我”衰老,也不会想要“别衰老”,于是我们就不会有心苦。(那时)苦只存在于身体,但是,苦再也无法抵达到心,此即所谓修行。

比如,我们看到了身体的实相以后,身体还是会衰老、还是会生病、还是会死亡,可是我们的心却可以不苦,这就是佛法的修行原理。

(三)

隆波在一开始就说过了,佛法最重要的原理是四圣谛:苦、集、灭、道。并且,佛陀也教导了我们何谓对于苦、集、灭、道的职责。我们对苦的职责是“知(苦)”,而不是“断(苦)”。无论何时,只要我们想要不苦,我们就会苦上加苦,只会比以前更苦。比如,想要不老,就会苦;想要不病,也会苦;想要不死,也会苦;想要不跟所爱的人分离,还是会苦……只要“想要”生起了,就会有苦。

因此,佛陀并没有让我们去断苦,佛陀是教导我们去了解事实,那些被称为“苦”的事物,刚才隆波总结了——涉及两部分:身和心。一旦出生了,身苦便不可避免,无论怎样都会受苦,无论如何都会衰老、生病、死亡。但是如果看到了身体的实相……佛陀教导我们:对于“苦”要去“知”,即,知道身的实相,了解心的实相。

如果我们知道了身体的实相是,这个身体必然会老,必然会病,必然会死,并且心愿意接受这个事实,那么我们就不会想要让这个身体不老、不病、不死。一旦“想要”不生起,苦就会仅存于身体,而无法抵达我们的心。

因此,我们要不停地去觉知被称为是“苦”的事物,它们其实就是身和心。第一个容易看到的“苦”是我们的身苦。我们要持续不停地观察,以便看到事实,我们以为这个身体可以带来舒服,事实上却并不舒服。因为坐久一点,身体就会酸、会痛。吸气而不愿呼气的话,也会不舒服,也会觉得苦;呼气而无法吸气时,比如鼻塞,很难吸气,我们又会觉得苦。苦到了极点,身体就死去。因此可以说,身体的自然状态就是一直在被苦逼迫的。 

我们要有觉性去常常地觉知身体:身体呼气,觉知;身体吸气,觉知;身体行、住、坐、卧,觉知;身体动、身体停,不停地觉知;我们这样不停地觉知,就会看到身体有的只是苦。

要想开始看到身体是苦,大家先要不停地觉知身体,首先是不断地觉知,别忘了自己、别忘了身体。佛陀开示说,“苦”要去“知”。我们应该不停地感知到身体的存在,然后慢慢去体会,比如坐着坐着,就觉得酸痛,必须动来动去。为什么我们必须动来动去?是因为身体苦,所以我们要不停地动,那是为了逃离苦。为什么吸气后必须呼气?因为只是一个劲地吸气,就会觉得苦,当然一个劲地呼气也会苦,不呼吸则更苦。因此,我们吸气是为了解除呼气的苦,呼气是为了解除吸气的苦。

我们不停地换姿势——行住坐卧,也是为了解除苦。比如坐久一点会感到酸,于是便会站起来,站久了也会发酸,于是就会走走。走久了、走多了,又感觉很酸,就又要坐下。坐着坐着……觉得还是躺着更好。然而,躺着也并未真有快乐,躺下后又必须左右翻身,翻来覆去的,一晚上要三、四十次辗转反侧。为什么身体必须一直翻来翻去呢?就因为身体在被苦所逼迫着。

(四)

当我们有觉性不停地觉知身体的运动变化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身体没有优点,有的全都是苦而已,这样才被称为是“知苦”,这是我们的第一项职责,是四圣谛的第一项职责——“知苦”。

观心是同样的,我们的心,也只有苦。每一次有“想要”生起,每一次都有苦生起。大家要这样去观察。在修行的早期,我们看到自己的心有想要……世人是透过满足“想要”来解除苦,比如想去玩就玩,想找对象就找对象,想要什么就满足它。一旦满足了,苦会暂时消失。但很快的,心又会因为其他事而苦起来,毕竟无法彻底的解决问题。

世人解决心苦的方法是去满足欲望。但那是无法真正解除苦的。不想要这个了,还会想要那个。比如,起先没有对象,就想有对象。等到有了对象,又想要有老婆。有了老婆又会觉得厌倦,想要分手或是再有其他的。总之,心里的“想要”从未停歇过。

佛陀比喻说,欲望就像是无限宽广的大海,无论注入多少水,大海都不会满。“想要”也是类似的,无论我们满足它多少次,也无法终结“想要”,心还是会继续“想要”的。没有了这件事,就会又想要那件事。因此之故,佛陀才没有教导我们去满足欲望。 

佛陀教导我们的是:“集”即欲望,要去“断”。我们不该一直去迎合它,越是迎合它,我们就越会沦为欲望的奴隶,让它一直操控着我们的生命,而我们只能徒然地挣扎,导致身心俱疲。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需要去满足欲望。满足欲望并不能彻底的解除心苦,而只能暂时缓解而已。

于是有人想说,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迎合欲望呢?于是,有些人、有些道场、有些宗派就会教导去排斥欲望——想吃饭,就禁食;想睡觉,偏不睡;想享受,就坐在钉子上、荆棘上;不停自我折磨,希望透过这样可以止息欲望。

然而,折磨身或心,对消除欲望而言并没有真的帮助,反而会被它骗。比如,迎合了烦恼,表示输了,对吗?可是拼命对抗、不去迎合,打压身或强迫心,以至于搞得神经紧绷,那同样是无法断除心苦的。例如我们用禁食来折磨自己,觉得这样就没有迎合烦恼了,但我们没意识到的是:自己正在无意识地陷于错误的观念与错谬的信念,以为自己只要不停地对抗,终有一天,烦恼就会被我们战胜。

实际上,让我们去排斥烦恼的,正是烦恼本身,因为那是更深层的“想要”在作祟。那种“想要”并不仅限于想吃、想睡、想有配偶,而是想要战胜烦恼习气——但那终究也还是“想要”。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去知苦。

如果是观身,接下来我们就会看到身体的实相是必然会老、病、死,企图让身体不老、不病、不死的“想要”,就不会生起,于是我们就以智慧断除了“想要”,而不是透过对抗和压制。

(五)

又或是我们练习去观察心的实相,隆波教导观心,因为观心并不难。当我们不断地观察自己的心一会儿苦、一会儿乐,一会儿好、一会儿坏,一会儿是贪嗔痴,一会儿是有觉知、一会儿又走神了,一整天下来,心都是不停地变来变去的。而我们就是不停地及时知道而已。

心快乐了,知道;心苦了,知道;心好,知道;心有贪、嗔、痴,也知道;心在觉知自己,知道;心忘了自己、迷失了,也知道。如此频繁地训练觉知,接下来就会看到事实:这个心无论是好还是坏,无论是乐还是苦,无论是觉知还是迷失,所有的心全都是无常的,生了就灭。而且,无论是好的心还是坏的心,我们都选择不了;它将会是快乐的心,还是痛苦的心,我们也指挥不了。我们并不能真正控制住心。

心是无常的,始终处在变化中。心是无我的,无法被控制。当我们不停地感知到心的变化时,即称之为是“知苦”。知苦之后,看到什么呢?看到心的无常,看到心是苦,看到心是无法被掌控的。

就像观身一样,观身也是一种“知苦”,观心也属于“知苦”的一种,因为所谓的“苦”,其实就是名色、五蕴,即身和心。

当我们有觉性不停地觉知身体,我们就会看到身体充满了苦,苦是因为老、因为病、因为死,苦是因为疾病,苦是因为饥饿;太饱了会苦,没有食物也会苦,排泄多了会苦,排泄不出来也是苦。如果我们不断地观察身体,就会看到身体有的全都是苦,身体并不是什么宝贝,而且我们也无法控制这个身体,无法命令身体别老,无法命令身体别病,无法命令身体别死,这个身体是无我的,是苦的。

而如果我们有觉性去感知自己的心,一会儿苦、一会儿乐,一会儿好、一会儿坏,我们就会看到每一类的心无论好或坏、苦或乐,全都是生了就灭,是无常的;快乐是无常的,痛苦也是无常的。这样照见之后,想要让心只有快乐的欲望就不会生起了,因为我们已经明白了,快乐是无常的,即使拼死去寻觅快乐,也只能获到一瞬间的愉悦而已,转眼就消失了,因为快乐是无常的。

当我们看到事实是——身体是无常的、苦的,无法控制的;心也是无常的、苦的,无法控制的,如此频繁照见以后,我们就会明白真相,这就是所谓“知苦”。何时彻底“知苦”了,何时就会自动“断集”。并不是我去刻意“断”什么,而是“集”(即,欲望)将被自动断除。

(六)

正如最开始的例子,当我们彻底了解身体是无常的,出生了就必然会老,会病,会死,我们无法强求去操控老、病、死,因为它是无我的,一旦这样照见了,我们的心就没有了“想要”,因为“想要不老”属于不懂事,何必想要呢?即便想要不老,它也会老的;想要不病,它也会病的;想要它不死,它也会死的。一旦我们照见了实相,那么因身体而起的想要就不再存在。接下来,当我们没有了身体方面的想要,我们就不会再紧抓。之所以紧抓,是因为有“想要”作为原动力。当不再紧抓了,那么身体是老、是病还是死,心都不会动摇了。

如果我们不断地观察自己的心,就会看到心也全都是无常的。心快乐是无常的,心痛苦也是无常的;心好是无常的,心贪、嗔、痴也是无常的;心觉知是无常的,心迷失还是无常的,此心唯有无常。于是,“想要让心恒常”的想法就再也不存在了。

那些想要让心恒常的人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比如,粘着于禅定的人,那些入定能力强、维持定力久的人,他们会误以为心是恒常的,处于这个状态就会有快乐。但是,无论你的入定能力有多强,到了某一刻,心还是会从禅定退出来,无论你怎么操作,不管怎样,它都是无常的,因为你无法命令让心恒常。而且,心是苦是乐、是好是坏,你也是指挥不了的。心是觉知还是迷失,是无法被命令的。我们应该不断训练自己去观察到心的实相。

不断地观察身的实相,不断地观察心的实相,这就是修习毗钵舍那,这就是“知苦”。所谓的四念处或者毗钵舍那禅修,其实就是观身与观心,即,知苦。一旦彻底地知苦,就会断集,即自动地断除“想要”。

比如,当我们看到“快乐是无常的”事实——过去我们在生活里拼命挣扎着去找快乐,体会一下,一整天那么多的挣扎和纠结其实都是源于在期待快乐,在期待着心情舒畅——但是如果看到了事实,发现心的快乐只是暂时的,而后就会灭掉,根本无法呵护它,或是心里生起的苦,也无法去禁止和阻拦它,一旦有了苦,赶也不走,因为它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一旦我们看到心的实相是无常的、无我的、无法控制的,我们对它的执著与想要(欲望)就会消失。

我们知道快乐是不长久的,心就不会再“想要“得到快乐,不再挣扎着寻觅快乐。现今我们之所以挣扎纠结,仔细体会一下,其实就是在挣扎着找乐,挣扎着脱苦。所有的挣扎纠结不过如此而已。所有的“想要”如果缩减下来,则是“想要让身心快乐,想要让身心离苦”的,“想要”就只有这些而已。

(七)

不过,如果我们看到事实,明白快乐是不长久的,它只是临时存在而后灭掉,苦也是不长久的,又何必讨厌它呢?!它来了就走。快乐也来了就走。一旦看到事实,发现苦乐是平等的,即,它们同样是无常的、同样是无法控制的,不可能随顺我们的意愿,既无法强迫快乐,也无法禁止痛苦,我们看到苦乐于三法印而言是平等的,都是无常的、无法控制的,如此照见以后,心就不再“想要”。毕竟,疲惫不堪、拼死挣扎着让心快乐,最后又为了什么呢?难道就为了那不长久的快乐”吗?值得吗?

我们倾其一生希望获得快乐,可是却从未快乐过。许多人从清晨忙到午夜,工作繁重,只希望某天有钱以后会感到快乐,所以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等到家财万贯时,却根本没时间花钱。一整天都因为生意而压力山大,毫无快乐可言。

等到年纪大了,钱也多了,身体却不健康了,有多少钱都要去支付医院的诊疗费、药费等各项支出。工作累到半死,却是为了有钱支付医药费,这一生哪儿有快乐可言呢?事实上,中国有句古话:人生苦短。儿时身体健康,有闲无钱,想要什么都得求父母兄长,无法靠自己。到了青壮年时期,没有时间,因为要工作。儿时时间是多,青壮年则从早工作到晚,虽然身体还算健康,有钱也有健康,可是没时间。直到老了,不用做什么了,有钱也有闲了,身体却不太好了。

儿时苦,因为没钱;中年时苦,因为没时间;年老时苦,因为健康状况不行了。这一辈子就从未圆满过。因此,假如你没有明白自己的生命、没有了解自己的身心,就会随波逐流、盲从他人。以前隆波也是那样,小时候用心读书,勤奋学习,成绩也不错;工作时勤奋工作、赚钱存钱,别人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别人读书,自己也读书;别人工作,自己也工作;别人成家,自己也成家。然后有一天,就开始反思:有什么是恒常的呢?

麦琪那时候还没有结婚,看到隆波从儿时就修行,而且也带麦琪修行,所以麦琪说,只要还是居士,工作赚钱就会没完没了,就无法认真修行,一整天只能想着工作,所以麦琪就邀请隆波要不要出家呢?隆波本来就想出家,马上顺水推舟就出家了。出家以后,自己就有了时间。那时候还不算太老,身体也还健康,而且出家后也不需要花很多钱,自己完全可以用这个时间多去了解自己的身心,于是发现了生命中真正有价值的事,也找到了快乐。

我们拼命地奋斗与挣扎,无非就是想要快乐、想要不苦。然而当我们真正开始实践,开始不停地了解身的实相、认识心的实相,我们就会愿意接受“身是无常的、苦的,无法控制的、无我的”事实。同样的,心也愿意接受“心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事实。

企图让身不苦的“想要”,于是不再生起。企图“让心只有快乐”的意欲,也不会生起了。因为我们看到了“快乐是无常的”。心一旦没有了想要,也就没有了执着,对身心不再有执取,就不会再有挣扎。比如,我们会执取身体,对吗?因此我们就有很多的挣扎,希望它不老、不病、不死,一旦它老了,我们就会努力找药给它吃,透过注射肉毒素来收紧面部皮肤等,拼命寻找各种方法,最终却还是逃避不了事实。脸可能看起来不老,但内在器官早已残破不堪,并没有真正的快乐。

(八)

一旦看到身体的事实,我们就不会因为身体而苦。一旦看到了心的事实,我们也不会因为心而苦。当心摆脱了“想要”,心就不再挣扎、不再造作,心会抵达一种状态,即涅槃。涅槃是寂静与快乐。

如果有人问我们,涅槃是什么?作为佛教徒千万不要回答说,涅槃是某个世界,是某佛的极乐世界,里面有非常多的阿罗汉与菩萨。这种回答只是古人的善巧隐喻,为的是诱导根器尚钝的人,先去向往那样的涅槃。一旦我们根器成熟了,不断地修行就会遇见真正的涅槃。

涅槃是宁静,是心不再挣扎、造作的宁静。那种宁静的心,拥有无穷无尽的快乐。

心之所以没有快乐、不停地挣扎,其实是由于“想要”的驱使。但是,当心抵达了实相——(发现)身心并不是珍宝,而是属于无常、苦与无我的现象,称之为“苦”,“想要”就再也不会在心中生起。不会再“想要”让身体不老、不病、不死,不会再“想要”让心一直碰到喜欢的境界、不遇到不喜欢的境界。事实上,我们会碰到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境界,那是无法选择的,因为那属于果报。当恶业现前时,必然会碰到不好的境界;善业现前时,也必然会遇见好的境界。

当我们反反复复地练习,不停地认识身与了解心,多去知苦,就会洞悉身的实相,照见心的实相。一旦洞悉身的实相,“想要”就不再生起,因为“想要”其实是想让身体快乐、让身体不苦。当我们多去探究心的实相,我们也就没有了“想要”。因为“想要”无非只是想要让心快乐、让心不苦罢了。当我们探清了事实,我们就没有了“想要”,而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事实。

(九)

隆波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我们不接受自己老了,我们就会觉得苦;但如果接受自己老的事实,我们反而很自豪自己能够活到“老”。因为许多人在儿时或年轻时就夭折了,而自己真有福报,能够活到老。因此当衰老出现时,我们并不悲伤,仍然感到心满意足,仍然可以快乐。换句话说,如果心甘情愿接受当下的状态,愿意接受当下所拥有的,心就可以不苦,就不会有“想要”。假如我们不能接受自己必然会老、病、死,心就会想要不老、不病与不死,我们于是就会苦。

但如果心接受了事实,接受了心经验到的一切境界都是不长久的:快乐的感觉是无常的,不快乐的感觉也是无常的;好是无常的、坏也是无常的;满意的画面是无常的,满意的声音是无常的、满意的气味是无常的,满意的味道是无常的、满意的“触”也是无常的——心所感知到的一切,无论它是什么,全都是不长久的。心如果接受这一点,心就不再饥饿,不再一直挣扎着去找寻快乐。

一旦心没有了想要、没有了挣扎,心就会抵达宁静与快乐。涅槃具有哪些特质呢?涅槃是宁静。宁静于什么?宁静于所有的造作。心的造作正是源于“想要”,而“想要”则源于我们没有如实照见身心。

如实照见身心,即是具备了“明”,而“明”可以斩断“无明”。所谓无明,是指没有如实照见身心。一旦照见身心的实相,就会没了“想要”,一旦没有“想要”,心就没有了挣扎与造作。当心不再挣扎与造作,就会抵达无为,而无为是涅槃的另一个称谓。

涅槃有许多名字,涅槃是宁静的状态;涅槃是不再造作的状态,是谓之“无为”;涅槃是指摆脱了对名色身心的执取,谓之“解脱”。总之,心是自由的,从所有的境界中自由出来。无论好坏、苦乐,无论身体发生什么,心对身体而言还是自由的。无论出现好的境界、不好的境界,心都是自由的。

阿罗汉还会看到不好的境界吗?比如混乱、肮脏的画面,或者会闻到臭味吗?既然阿罗汉还有鼻子,当然就能闻到气味,对吗?在吃饭时,也会知道味道。因此,阿罗汉当然会看到好的画面和不好的画面,有时候也会听到好的声音和不好的声音。比如,有些人听法后会随喜,有些人则会骂骂咧咧。好或不好的声音是无法避免的。重点在于接触境界后,心不再动摇。

无论境界是好是坏,心情都是舒坦、宁静与寂静的,再没有什么可以让心动摇,我们将会抵达的真正宁静与快乐。

(十)

隆波以前很好地认识过“世间的快乐”,因为隆波出家前跟大家一样是居士。隆波的家庭很温暖、很幸福,有花不完的钱,快乐且悠闲,生活轻轻松松,只是心底深处总觉得缺了什么。等到修行久了,就明白世间的快乐是不长久的,肯定还有更超然的快乐。仅仅只是世间的快乐,隆波是不满足的。

随着自己不停地修行,心抵达真正的宁静与快乐,明白了心已经摆脱想要、挣扎与造作。无上智慧已经生起,彻见到身心的实相,因此没有了想要、挣扎与造作,心抵达到寂乐——宁静的快乐。佛陀曾经开示:能跟寂乐相提并论的快乐是不存在的!最宁静的事物即是涅槃,那是已经摆脱了造作的快乐。

这就是大家能够大致看到的修行总体框架图。所谓修行,就是不断去知苦,不停地觉知自己的身、感觉自己的心。身是存在的,心是存在的——我们要感知到它;身的运动变化,心的运作变化——我们要不断地感知到。就这样不断地觉知,直到心看见事实并且接受事实,接受身是无常、苦、无我的,心是无常、苦、无我的。

一旦接受了事实,所有的“想要”就不再生起。因为所有的“想要”都是源于无法接受正在呈现的事实。比如,没有快乐就想得到快乐,想得到的其实正是我们所没有的。有了快乐,就希望快乐延续下去。为什么想让快乐延续呢?因为一直延续的快乐根本不存在。换句话说,我们想要得到的,全都是那些不存在的东西。已经存在的事物,我们是不会想要的。我们想要的都是不存在的东西——无常的现象,我们希望它是恒常的。苦的现象,我们希望它是快乐的。已有的快乐,我们又希望它持续下去、没完没了。

我们修行就是要去看到身体的实相,洞悉心的实相,如此才能断除“想要”。一旦断除了“想要”,心就不再挣扎,于是抵达宁静与快乐,此即真正的涅槃。世间没有比涅槃更有价值的了。有人觉得钱有价值,刚才说过,在工作时,我们有钱但没时间花钱,没时间去找快乐……当我们老了,有钱了,可是全付给了医院和医生。身体健康不足以去找快乐。生命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是有缺失的。

小孩有小孩的苦,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苦,老人有老人的苦,此乃生命的真相。如果接受了生命的实相,就可以不苦。因此,我们要去探究和了解自己的身心,直到接受生命的实相,那样就可以不苦了。

(十一)

大概明白了吗?苦,是因为“想要”。“想要”,是因为没看到身心的实相,所以想让身心一直好、一直乐,没有任何苦。但是,当我们具备了觉性,不断地觉知身心,某一刻,心就能接受事实。一旦接受了事实,“想要”就再不会生起。一旦“想要”不再生起,心就抵达了宁静与快乐。

涅槃是欲望的止息。涅槃不是某种世界。涅槃是指欲望止息的状态。什么时候没有了“想要”,什么时刻心就会抵达寂乐。

想要止息欲望,除非彻见身心“无常、苦、无我”的实相。因此,隆波、阿姜宋猜尊者或是麦琪来指导大家,所教的就是修行的方法,让我们学会正确觉知身心,之后照见三法印。这是策略,是战术,也是实践的方法。

今天隆波所教的原则属于概貌图,我们必须探究身心的实相,一旦洞见身心的实相,就不会再有欲望,一旦没有了欲望,心就没有了苦,抵达了涅槃。

如何洞见到身心实相呢?一会去继续学习。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探究身心的善巧方便,每位老师是有差异的。听过几位老师的教导后,也许你觉得为什么他们不一样呢?因为修行是一门艺术,而真正属于原则性的内容即是隆波今天所教的四圣谛:“知”苦,“断”集,彻见涅槃,生起圣道;它的原理是在这里。

至于要想知苦,怎么知呢?称之为苦的,既有身也有心。是先观身还是先观心?有人必须先观身,有人则先观心。而观心有几种方式:有人先观苦乐,有人则观心善、心不善。有人是观心在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灭,看到了吗?方法数不胜数,因此,在那之前必须牢牢抓住原则。

我们必须如其本来地照见身心。一旦如实照见,就会没有“想要”。一旦没有了“想要”,就没有了苦。如其本来地洞见身心,称为“明”,“明”就可以断“无明”。能断“无明”,“爱”就不会生起;“取”即执著、抓取,也不会生起。“有”即心的挣扎与造作,就不会生起。“生”即进去执取眼耳鼻舌身意,则不会生起。苦,于是就不会生起了。

(十二)

大概明白了吗?苦,是因为“想要”。“想要”,是因为没看到身心的实相,所以想让身心一直好、一直乐,没有任何苦。但是,当我们具备了觉性,不断地觉知身心,某一刻,心就能接受事实。一旦接受了事实,“想要”就再不会生起。一旦“想要”不再生起,心就抵达了宁静与快乐。

涅槃是欲望的止息。涅槃不是某种世界。涅槃是指欲望止息的状态。什么时候没有了“想要”,什么时刻心就会抵达寂乐。

想要止息欲望,除非彻见身心“无常、苦、无我”的实相。因此,隆波、阿姜宋猜尊者或是麦琪来指导大家,所教的就是修行的方法,让我们学会正确觉知身心,之后照见三法印。这是策略,是战术,也是实践的方法。

今天隆波所教的原则属于概貌图,我们必须探究身心的实相,一旦洞见身心的实相,就不会再有欲望,一旦没有了欲望,心就没有了苦,抵达了涅槃。

如何洞见到身心实相呢?一会去继续学习。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探究身心的善巧方便,每位老师是有差异的。听过几位老师的教导后,也许你觉得为什么他们不一样呢?因为修行是一门艺术,而真正属于原则性的内容即是隆波今天所教的四圣谛:“知”苦,“断”集,彻见涅槃,生起圣道;它的原理是在这里。

至于要想知苦,怎么知呢?称之为苦的,既有身也有心。是先观身还是先观心?有人必须先观身,有人则先观心。而观心有几种方式:有人先观苦乐,有人则观心善、心不善。有人是观心在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灭,看到了吗?方法数不胜数,因此,在那之前必须牢牢抓住原则。

我们必须如其本来地照见身心。一旦如实照见,就会没有“想要”。一旦没有了“想要”,就没有了苦。如其本来地洞见身心,称为“明”,“明”就可以断“无明”。能断“无明”,“爱”就不会生起;“取”即执著、抓取,也不会生起。“有”即心的挣扎与造作,就不会生起。“生”即进去执取眼耳鼻舌身意,则不会生起。苦,于是就不会生起了。

Loading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